一、北緯30度的觀世音菩薩

北緯30度,這是地球上最神祕的一條緯線,這裏不僅有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首的古埃及金字塔、神祕指數破百的百慕達三角洲、世界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又譯作聖母峰)、世界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風光秀麗的黃山及廬山,還有西藏的布達拉宮及海天佛國的普陀山。這些舉世聞名的地方,不僅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令人不遠千里而來,另一個共通點就是:它們都位處於這條最神祕的緯線上──北緯30度。

相傳觀世音菩薩先在「洛迦山」修行成道後,一腳踏到「普陀山」,才開始與娑婆眾生的甚深因緣,所以「普陀洛迦」(梵語Potalaka)即成為觀世音菩薩總道場的全名,簡稱「普陀山」,這與西藏的「布達拉宮」(梵語同為 Potalaka)有著同音同義的奧妙。

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神祕的面紗下,能擁有舉世聞名的諸佛神祗,那肯定是最不可思議的神祕了。然而海天佛國的普陀山,就具足了這兩項特性,而普陀山所供奉的觀世音菩薩,正印證了「佛選靈山,靈山選佛」的千古佳話。

二、法脈東傳

法脈來自中國浙江省普陀山的「普濟禪寺」,這樣的一個寺名,在台灣可以找到好幾間,但唯獨這間不太一樣,因為這是一間由佛主事、以法教化、由僧接引,是佛法僧三寶具足的正統佛教寺廟,或許現今的佛寺已經不知什麼叫作「諸佛法脈」,而我們如此傳統的寺廟,即是遵循古禮古法正式迎請普陀山普濟禪寺毘盧觀音佛祖的法脈回台所啟建的道場,我們以「宣說正法、傳揚古禮、度化蒼生」為三大宗旨,包括多年來教化信眾見地的修為、各種妙法的傳授,以及不可思議的諸佛感應等等,這一切一切的殊勝功德,都讓親近普濟禪寺的僧信二眾弟子感受到「有佛真好」!

「台灣台北普濟禪寺」自從民國九十四年,由我與惠師父承蒙諸佛慈悲教誨,依其古禮古法,將中國浙江省普陀山普濟禪寺毘盧觀音佛祖法脈迎請回台,八年前的我們身無分文,不要說是啟建寺廟,連三餐的溫飽,對當初剛閉關圓滿的我而言,都是一種奢求及隱憂,但稟承修道人「憂道不憂貧」的個性,我只能用心修行,念念功德回向,祈請毘盧觀音佛祖的加被及運籌,能否讓白手起家的我們,在台北找到一處足以棲身又方便都市弘化的道場。

或許「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短短四個月內,我們從身無分文慢慢募得善款,從毫無信眾到漸有人群,於是先在台北市松山區的塔悠路上成立了現在的「台北普濟禪寺」這個開基道場,接著陸續在新竹及大湖成立了分院,最終將在苗栗大湖的靈山寶地上,啟建「台灣普陀山普濟禪寺」總本山,這一切全仰賴毘盧觀音佛祖的無邊法力及威德,牽引著多生累劫與祂有緣的弟子,共同來護持成立這樣一座弘揚正法的觀音道場。

當然在苗栗總本山尚未啟建完成之前,所有弘法重鎮還是在台北普濟禪寺,說到我們開基的道場「台北普濟禪寺」,它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方,它的前景正如祖庭普陀山普濟禪寺一樣,前有河流及橋樑,雖然寺廟只位居三樓的高度,而且座落於人口綢密的台北市,卻有如祖庭一樣這般脫俗的景致,這一切難以言喻的感動,真的是「有佛真好」啊。

「小而美」的台北普濟禪寺,多年來開演著上百件菩薩救度眾生的感人故事,三十多坪的面積,五十人的水懺法會已顯圓滿,而農曆七月孝親報恩梁皇法會總回向的瑜伽燄口施食法會,縱使湧進近一百五十多人的參與,亦不失其莊嚴,這般神蹟,正恰如祖庭普陀山普濟禪寺「活大殿」之美名一樣。

台北普濟禪寺不在於它的大小,而在於它具足豐富的度眾妙方及諸佛悲願,或許不久的將來,因緣具足時,我們苗栗總本山莊嚴的寺廟殿宇會一一落成。相對這三十多坪的台北普濟禪寺與三萬多坪的總本山而言,其實不正體現「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佛法奧理嗎?

三、宣說正法

普濟禪寺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全台灣的宗教寺廟,多數是由主事僧信二眾弟子,因各人的願心而啟建的。而我們台灣台北普濟禪寺是由諸佛如來諦觀眾生得度的因緣,特地從中國浙江省普陀山普濟禪寺將法脈東傳來到台灣,啟建這樣一個冥陽兩利的觀音道場。

也因為如此,所以在這個度眾的過程當中,絕對會有來自全台灣,乃至全世界跟毘盧觀音佛祖有緣的人齊聚一堂。所以當你一踏進這個小小的地方,就與菩薩結下了一份甚深的因緣,至於每個人會不會因此得到感應或接引,那還端看每個眾生與菩薩的緣深及緣淺。

緣深相應者,當他一來到普濟禪寺,他會感受到這個地方是他想要再來的,無論是聆聽觀音菩薩的金口妙法乃至我及惠師父隨緣開示的話語,他都深信不疑,他都願意接受。而且普濟禪寺平時教導大家由因地下手所累積的福慧二資糧,包括我們平日為自己消災免難的誦經、燒化,為家人化劫去災的廣植福田法會及觀音息災免難大法會等等,他都一概不缺。

這類的信眾,他不是看寺廟的空間大小,他是看這個地方有沒有「正法」,他感於觀音佛祖的悲願,無論是觀音心法的宣說、古禮古法的傳揚,包括種種生前消災化劫的案例,以及生後了業回歸的實證,所以他願意將身口意託付給觀音佛祖,因為這些緣深者,他都曾經因為自身的障礙困難現起,而得到毘盧觀音佛祖的救度及化解,由於他深切感受到菩薩老人家的慈心悲願,所以對這些人而言,普濟禪寺真的是「有佛真好」。

至於緣淺者,或許也跟著我們修行或只是來寺問事的一面之緣,但因他們只重個人家庭及自身的禍福,對於觀音佛祖法脈東傳的殊勝,在他的內心裏沒有辦法生起一絲難遭難遇的激動,甚至會用一般人著相的立場來看待普濟禪寺,或許覺得我們空間不大,或許疑惑我們所教的妙法,這一切誠如中峰國師所云:「只因迷悟之有差,遂致現量之不一」吧!

所以緣淺的眾生他會覺得跟這個地方不相應,那麼在諸佛菩薩救度眾生的過程裡面,本來就是「佛度有緣人」。大家今生不管是什麼因緣來到普濟禪寺,它就是一份很好的緣起,當有這一份緣起時,如若不能用心地來接續與普濟禪寺以及觀音佛祖的一切因緣,那麼在時空的轉圜下,或許我們仍然必須要隨著業力而輪轉。

因為「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生而為人最大的功德,就是可以聞法修道、懺悔了業乃至布施植福。真正有心學佛修道之人,無論是自度或度眾,終其一生都不要只是形式上的圓滿,而是必須要在每個當下,從「心地」上,從「因地」上去達成,去圓滿我們修行的領域,達到今生個人最高的修行境界。

人生本來就沒有回頭路,修行的領域,必定「不進則退」,如何把握每個當下,才是修行的重點,所以當因果業力的境界現形時,我們要學習的是,在每個當下去隨順這樣的境界,而我們的心卻是安住於當下。我們內心要清楚地明白這就是一個業力的現前而已,但我們卻不去執著這個點,因為當我們愈是執著這個點(不管是善的或惡的),那麼在這個點上,我們只是在八識田中,為往後的生生世世種下更多更多的種子而已!

簡單說,人生要學習的,不是我們去分別境界的好與不好,而是在面對好與不好的當下,我們內心生起的是怎麼樣的一個見地,這是觀音法門返聞的心要,也是普濟禪寺課徒的原則,更是諸佛度眾的最高願景。

四、傳揚古禮

相信大家都讀過《普門品》,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經文當中就蘊含著諸佛如來彼此互敬互重的禮數,這段經文就是當釋迦牟尼佛一再稱揚觀世音菩薩的殊勝功德時,無盡意菩薩於是興起了一個代眾生供養觀世音菩薩「眾寶珠瓔珞」的念頭,而向來以慈悲為名的觀世音菩薩,卻在此時「不肯受之」。為何呢?經云: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這段經文中佛陀所要宣說的「禮數之教」很深奧:因為在講經的法華會上,只有釋迦牟尼佛是說法者,其餘不論有形無形、四聖六凡乃至當機眾或請問者,皆是聽法者,這個明顯的主從之分,是諸佛菩薩之間謹守的禮數,若依世間法來說,佛陀就是主人,其餘包括觀世音菩薩、無盡意菩薩等等都是客人,由此可知,為何當無盡意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眾寶珠瓔珞」時,以慈悲為名的觀世音菩薩卻「不肯受之」呢?

第一:因為由他方國土來此作客的觀世音菩薩,受到主人釋迦牟尼佛的讚譽及介紹,身為客人的祂,深知主從之禮,因為只有釋迦牟尼佛才是主人,自己怎可在此喧賓奪主,故云「不肯受之」

這好像一個公司的董事長在大眾集會時,公開表揚頒獎給某一個主管,希望大家向他學習,並請他發表內心感言,這時得獎主管通常會將這個榮譽或功勞,歸功於公司乃至董事長的英明,這才是真正的「識時務」,然而只有不懂「禮數」或「失禮」的人,才會將所有的功勞都認為是自己應得的。

這裏的董事長好比佛陀,而受褒獎的主管就等同觀世音菩薩,菩薩深知主從之禮,自己怎可大言不慚地接受,所以說「不肯受之」。又例如我們受邀赴宴,除非我們個人在學經歷乃至社會地位及聲望上,都遠勝於主人,所謂的「眾望所歸」,不然當主人邀請我們上座時,身為客人的我們,如果拿捏失當,那可就失禮了。

第二:在觀世音菩薩的內心,認為縱使要供養,還是要以娑婆教主、法會主事的釋迦牟尼佛為主,自己怎可反客為主而接受供養,故云「不肯受之」。

其實這點正印證了後來經文所言,為何觀世音菩薩接受供養後,又將供品一分為二,再次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與會加持的多寶如來的道理!經云: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這也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希望將眾生的供養,作最大功德的回向,雖然與會者不乏諸佛菩薩,然而就時空的因緣點來看,主事說法的釋迦牟尼佛及凡逢講說《法華經》必與會加持的多寶如來,供養祂們的功德,還是最具足及最圓滿的。其實這也類似佛教徒為何將東西供養法師時,法師們總會希望信眾先拿去供佛的意思一樣。

第三:觀世音菩薩站在客人的立場,認為法華會上釋迦牟尼佛就是唯一的主事者,主人只有讚嘆並沒有開口要祂接受這份供養,自己若接受則於禮數不合,所以祂「不肯受之」!

這點也說明了當佛陀要觀世音菩薩接受眾生供養時,觀世音菩薩才肯接受供養的道理,經云: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前面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那是禮數分寸的拿捏,但經佛陀這麼一說,觀世音菩薩深知輕重,此時再不接受,那就是矯揉造作了,所以觀世音菩薩接受主人的建議,不但悲愍眾生接受無盡意菩薩代眾生的供養,繼而又將眾生的供養,代眾生再次供養主事的釋迦文佛,及隨喜讚嘆的多寶如來,當下同時也圓滿了觀世音菩薩「施與受」的雙重功德。

其實從這短短的經文中,完全體現出諸佛菩薩的智慧及謙讓,告知學人如何圓滿地拿捏主從分寸及謹守禮數的重要,而普濟禪寺一向由佛主事,所以我們對於娑婆世界的主人玉皇上帝的恭敬,及種種古禮古法的遵循,向來嚴謹持守、不敢或忘,所以曾有信徒問我,以深和尚你的佛學素養,為何普濟禪寺的大事或是信徒的劫難,你們都要請示毘盧觀音佛祖作主,而不是住持法師來作決定呢?

對此我常跟大家說,為何佛經常云:「懺悔此生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那是因為佛世時最大的殊勝及福報,就是無論出家或在家的佛弟子,都可以隨時親承佛炙,佛陀除了對修行人宣說了種種究竟的法義,更重要的也開示世人,如何解決障礙劫難的善巧方便,如佛陀解救阿難林間習定後墮餓鬼之難,而有《楞嚴經》及瑜伽燄口施食的緣起,也曾為舍衛國主波斯匿王宣說安邦定國的《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亦為須菩提尊者開啟般若大義的《金剛經》,也幫大護法給孤獨長者教化相貌端正卻自大驕慢的媳婦玉耶,而宣說了身為人妻媳婦應有禮數之道的《佛說玉耶女經》。

然而這些殊勝的經歷,都已經是遠在兩千六百年前所發生的事情,但是現今台灣台北普濟禪寺,所有稀有難得的諸佛法語及種種化劫去災的妙法,都是經由我的啟問、惠師父入定,而達到如同佛世時親承佛炙的殊勝功德,所以在普濟禪寺,親信的信眾或寺廟的大事,都是有佛可請示,這是何等的殊勝難得,這不就是如同身處兩千六百年前的佛世一樣嗎?因為這一切都源自於「有佛真好」。

而且佛法的宣說本是「因地制宜」的,佛經藉由時空的轉換,其精神意義不變,但因應印度社會及人事所訂的戒相法條,對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來說則略顯距離,然而身處當代而倒駕慈航的毘盧觀音佛祖,既有佛格,又能入世覺觀,所以藉由觀音佛祖金口宣說的妙法,其實更貼近現代人的需求及想法。例如有信徒問何謂「入定」?

毘盧觀音佛祖金口云:「當我們做任何事情,當下的專注力,即是入定」。的確,因為佛世時的剃髮師優波離,就是因為專注地為佛陀剃髮,竟然可以從初禪入到四禪,剃髮這樣的行為也不是打坐,為何能入定呢?誠如毘盧觀音佛祖所云:「當我們做任何事情,當下的專注力,即是入定」。

可見入定不一定是要藉由打坐或修禪的功夫才能達到的,因為入定只是一種狀態,當然入定本是千差萬別,更有正邪深淺之別,但菩薩用如此淺顯易懂的說明,卻不是在佛學字典裏容易找到的,因為這是由毘盧觀音佛祖親口宣說,因為這一切都緣自於「有佛真好」,所以當我們有如此大的福報及殊勝,我們凡遇大事或有關因果之事,都以請示觀音佛祖為宜,畢竟人類所知有限,有佛可請示,怎麼可能不發問呢?

就說藏傳佛教中的修行人,多數證有神通,但他們多數也會在年初或遭遇重大情事時,常以卜卦或種種方法請得佛喻指示,因為他們也深知凡人多為「無知」,唯有佛才是「先知」,怕的是沒有佛可請示,只好凡事問人了。

就說我們迎請的「毘盧觀音佛祖」法脈,它是依循古制,稟告上蒼,得到觀音佛祖的允諾,回台啟建名副其實的觀音道場,所以正在啟建中的「台灣普陀山普濟禪寺」,一切的叢林寺規、敬天古禮、修行心要,都是遵循毘盧觀音佛祖的指示,依其古禮古法而啟建,所以就現階段來說,所有第一代的出家或在家信眾最大的功德,乃在於把普濟禪寺的寺廟完成,能夠讓毘盧觀音佛祖的法脈綿延百年千年之久。雖然對諸佛菩薩而言,祂是不需要啟建寺廟的,因為對證得法身的無形諸佛如來而言,這一切都是「空華水月、浮生若夢」,但若沒有這些有形莊嚴之「相」,沒有這些殿宇巍峨的「寺廟」,又如何能夠把無形諸佛菩薩的「威德」、諸佛菩薩的「殊勝」體現出來呢?

當然或許有人不解「台灣已經那麼多寺廟,為何還要再蓋寺廟呢?」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因為所有一切正統的寺廟,它都是佛、法、僧三寶傳承法義的一個場所!而且只要是依止在正法宣揚的任何一個道場的成立,它都是人天盛事。

不同的諸佛菩薩應化到世間,也有所不同祂要度化,並且與祂有緣的一切陽界與冥界的眾生;而為了傳承這樣百千年的正法道場,絕對也需要恭請諸佛菩薩的雲集降臨,同時也可達到度化人天及冥界有情的雙重作用。並且能夠讓他們想要提昇成就或離苦得樂時,可以永遠依止及安住的一個正法道場。

所以這樣的一個道場,它是要聚集所有一切諸佛菩薩應化世間及度化眾生的一個根據地,它又是要蓋得何等的殊勝、何其的莊嚴,如此才能夠讓一般芸芸眾生,當他們來到這樣殊勝的殿堂,就能在當下生起對諸佛菩薩的恭敬心與柔軟心,這絕非任何一個地方及場所可以達到的功德力,光是這一點,就是台灣為什麼寺廟那麼多,還要啟建寺廟的一個主要因素。

所以不是我們要蓋寺廟,而是眾生感於觀音佛祖種種度化眾生的悲願與感應,大家希望結集這所有的願力及福田,而有一個莊嚴道場,能夠讓往後的信徒,在參拜諸佛菩薩的剎那當中,去結下更深的法緣,相對地也圓滿發心者的一切福慧資糧及建寺功德。

遠從中國浙江省普陀山祖庭東傳到台灣普陀山普濟禪寺毘盧觀音佛祖的法脈,在一切的時間及空間裏,絕對有它的必要性及存在性,只是或許我們身處在如此短暫的時空裏,沒有辦法詳觀到這一切的發展及結果。但是我們回首看看中國浙江省普陀山這千百年來的興衰歷史,自然不難發現,當每一個興起的剎那,絕對都蘊含著諸佛菩薩應化世間的願心及度眾的使命,這又是何其的寓意深遠及耐人尋味呢!

毘盧觀音佛祖早在久遠劫前成佛,名為正法明如來,依法身而言,永遠處在常寂光淨土,永遠是如如不動的,但因一念悲愍,所以示現種種化身來救度眾生,觀音佛祖的化身既然領了這份使命,所以就會運用這種種的善巧方便,來救護這些與祂有緣的弟子,從相上看,毘盧觀音佛祖是在做如此弘化之事,建此水月道場,但對法身來說,這是不增不減的,因為祂只是隨順每個因緣在圓滿當下的六波羅蜜,所謂「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但對於尚在六道輪迴的我們,尚執有為法的眾生而言,那現在就是最好的加分機會。

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雖然知道在這個成住壞空的娑婆世界所啟建的觀音道場,可能在百千年後終歸幻滅,但諸佛菩薩為什麼還要花時間啟建這樣的寺廟呢?因為祂就是要利用這短暫百千年尚可正法弘揚的時間裏,讓多生累劫與菩薩有緣的眾生,藉由適值佛世能夠廣植福田這樣的難得機會,得以了業、化劫、提昇,乃至回歸,這樣的功德又是何其的殊勝啊!這就是為什麼蓋完寺廟對諸佛菩薩是「不增不減」,但是對我們而言,卻是「有增無減」的。我們若不能把握這千載一時的機會,去植下如此不可思議的大福田,什麼時候再來得遇呢?

五、度化蒼生

毘盧觀音佛祖法脈東傳來到台灣,最大的殊勝,就在救度多生累劫與菩薩有緣的弟子,最終能夠回到祂的座前。因為久遠劫前,大家都曾是菩薩身邊的弟子,奈何當時一念之妄,致使流轉至娑婆世界,一世又一世的輪轉,所以每個人也在今生當中,承受著各各不同的業報。

在菩薩的內心深處,最希望的就是,當大家今生因業力的現前,而有事相的發生時,弟子們能夠學習用一顆「超越的心」,以及「智慧的心」,度過每一個難關!也希望藉此逆境,讓自己不斷去提昇,讓自己在今生當中,包括壽終之際,能夠回到菩薩的身邊!

為了圓滿這殊勝的理想,菩薩諦觀多生累劫與祂有因緣的弟子們,還有很多在台灣此地淪落及輪迴,所以菩薩為了把這些弟子救度回去,才動了來台傳法的一份緣起!甚至包括這些台灣弟子他們的冤親債主、歷代祖先,在種種因緣的具足下,菩薩也要一併來救度他們,這樣才算圓滿的引渡。既然想要達到這樣的理想,所以生前以觀音法門來化劫了業,以及生後以觀音淨土來依止回歸的目標,則要謹記在心、依教奉行。

曾有一個與人為善的牙醫,年紀輕輕就往生了,他的摯友心想一生沒有學佛的他,可能不易得到善終,於是透過種種因緣,得知往生後的三年裏,他都一直在鬼道受苦,於是摯友便發心在普濟禪寺為他啟建一場獨姓的《藥師寶懺法會》,法會當天牌位立上時,惠師父慈悲入定觀到亡者滿懷怨恨,因為他認為自己一生雖然沒有學佛修行,但也是救人無數、與人為善,難道「好人就沒有好報」嗎?但經由毘盧觀音佛祖的教誨以及法會的超荐,他如夢初醒地瞭解到「原來他自以為今生所有一切的行善與積福,只不過是過去世的『了業』作用及『償還』行為罷了」。

當然這是因為蒙佛教誨的功德所致,尤其對一個亡者來講,有無諸佛的垂教至為關鍵,曾經有位對普濟禪寺信心具足的信徒,幫她個性剛烈的母親,於往生七七日內,啟建了圓滿的往生佛事,當然藉由種種功德力的具足及印證,讓家人深信她的亡母的確回歸到觀音淨土。因為亡者的孫女,曾夢到婆婆託夢給她說,她每天一早醒來就看到四個字『普濟禪寺』,再來就是看到你們的和尚一直在作法,接著菩薩就一直跟她在講話。你看這是一段多麼富有生命力的天人夢及對話,重點是她一輩子都沒有來過普濟禪寺,而且人世間的我及觀音淨土的毘盧觀音佛祖,的確每天不斷地在講經說法及主持法會,可見她的亡母真的在普濟禪寺上空的觀音淨土修行,才能窺見這一切的景象啊。

而且「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台北普濟禪寺除主事佛的毘盧觀音佛祖外,更有肩負生前護佑、往生接引天職的百尊菩薩來擁戴,所以當這些回歸觀音淨土的眾生,多數是跟隨她們生前供奉的百尊菩薩身邊繼續修行,所以當這位信徒想起往生四年的母親時,總會到百尊菩薩身邊與母親對話,由於她隨時想幫母親作功德去提昇及超越,所以我及惠師父在某次因緣的具足下,於是滿她所願,因為她覺得母親往生四年多,家人都有因緣夢到亡母,這輩子與母親因緣最深的她,隨時很想念母親,但為何遲遲不見託夢呢?於是我們來到她母親所供的百尊身邊,由惠師父慈悲入定觀之,問其母有無特別話語交代時,定中觀見其母即在所供菩薩身邊修行,身著素色旗袍地對她女兒說道:

女兒啊!你想媽媽,媽媽知道!可我不能想你啊,因為我如果想你,我就沒有辦法專心修行啊!我每天要作的功課可多的啦,而且菩薩盯我盯得可緊哪!我知道你嫁個好丈夫,我就放心啦。你想我,沒關係!可我不能想你啊!

你看這如此貼切的話語,經由信徒證實,與其母親生前講話的習氣及口吻一模一樣。這或許是全天下每個孝順的子女,最渴望聽見往生家人的對話,這也是《地藏經》中目連救母的最初緣起,當然這一切不是一般學佛人可以輕易得見的,但因為在普濟禪寺,但因為「有佛真好」,所以這一切又變得如此的稀鬆平常、如值佛世。

然而這句「有佛真好」卻是有時空性的,什麼意思呢?因為當有一天,大家最敬愛的惠師父不在了,這句口號自然就失去了它某個層面的意義。大家會說:「毘盧觀音佛祖不是常住嗎?」沒錯,毘盧觀音佛祖是會常住,但是,大家能聆聽到毘盧觀音佛祖的教法,那是藉由誰呀?是惠師父啊!當大家急切渴望聆聽諸佛金口宣說時,若沒有惠師父在每個當下慈悲的入定,如何讓大家深切感到「這句話真的是毘盧觀音佛祖對我最好的開示!」如果有一天惠師父不在時,大家對於觀音佛祖的慈悲與感動,以及那份貼切與生逢其時的感受,可能也就相形見絀了,所以這句「有佛真好」是有時空性的,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才是啊!

六、有佛真好

所以說普濟禪寺真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只要是愈深入、愈相應的人,當他來到普濟禪寺,我相信他不會再去學習別的宗教,也不會再去別的佛教團體,因為他覺得這裏就是他一生當中所要追求的地方,他會深深覺得普濟禪寺真是個「法寶」所在呀!

因為普濟禪寺不僅僅只是帶領我們學佛,而且當很多佛教徒學佛一輩子碰到了問題,碰到了困難,而苦於無法得救時,普濟禪寺竟然都有不同的妙法可以化解及教授。更重要的是,每個學佛人最終渴望回歸的淨土,在普濟禪寺就有很明確的脈絡可循,如生前就是觀音法門的修持,往生後就是回歸觀音淨土的依止,這樣的一條修行道路,再明確不過了。所以這樣一個有意思、有趣味的地方,不在於它的大小,在於它有內容、有內涵,不怕你不知道,就怕你不來,因為一切都緣自於「有佛真好」!

雖然具足度眾威德的毘盧觀音佛祖,為了救護每個有緣的弟子,凡事都是用心良苦,但佛教重在「相應」,所以佛經云:「不有因緣,無由垂範」,又云:「佛身無作,非叩之而不彰」。在在說明,「覺滿」的諸佛菩薩只能示現種種的夢境救度眾生,凡事亦不能強求及攀緣,因為毘盧觀音佛祖來到東土度化眾生,與眾生的因緣,本來就有親疏遠近,所以眾生能否藉由夢境或種種示現,得到諸佛菩薩的救度及化解劫難,重點不在於菩薩的分別,而是在於眾生對菩薩的信心,具足到什麼樣子的程度!

如果弟子們能夠真正完全地把身口意託付給諸佛菩薩,而當菩薩所教導他的各種方法中,他都是深信不疑的!重要的是,不管最終成與不成,都不會影響他對諸佛菩薩的信心,在這樣的前提下,諸佛菩薩自然也會盡其全力,教導弟子解決問題的妙法,所以這一切本來就是「佛度有緣人」啊!

雖說如此,但普濟禪寺毘盧觀音佛祖大發慈悲,還是希望有緣的弟子每年都能逢凶化吉,所以三年前應眾護法信徒之祈請,於每年年初,為化解發心功德主當年內重大障礙劫難為目的,而啟建全台僅有的「觀音息災免難大法會」,這一系列的五場法會,包括祈請玉皇上帝赦罪的齋天法會、增福的獻供法會、悔過的水懺法會、病除的藥師法會及最後圓滿施食超度的瑜伽燄口法會。

有時我們想想,人生在世,不管你有沒有信仰,誰沒有障礙及災難,更何況「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眾生最怕遭逢「千金難買早知道」的厄難後果,而在本寺因為諸佛如來的悲願下,也老早傳授及舖陳這許多足以讓我們達到「薄銀卻能災障消」的妙法及功效,而這些平時就能達到未雨綢繆、化劫了業的妙方,就看每個人的信受度及執行力如何而定了。

或許有的人,覺得一輩子平安無慮,他寧可郊遊旅行或全家飽餐一頓,也不願意作功德為自己或家人消災免難,因為覺得沒必要;但是有的人一聽到這樣子的妙法,他會深深發覺,的確我們需要預防重於治療,的確我們需要在平時多儲值一些資糧以備不時之需,這完全是每個人價值觀的差異,也是與諸佛菩薩之所以緣深或緣淺的所在。

曾有一位信徒,夢到唯一的弟弟往生了,夢境中還為弟弟舉辦了一場「三時繫念法會」來超度,醒來後的她心急來寺,就在開門之際不慎將自己的腳拇趾削去一塊肉,其實這正意味著此夢關乎於「手足之難」,於是藉由來寺擲筊詢問的結果,發覺弟弟真有此劫,故信徒為防患未然,而先啟建了一場「三時繫念法會」來超度,祈願諸佛加持、重業輕受,而當法會圓滿後三星期,其弟駕車由嘉義市回民雄老家時,行經省道路上,竟發覺煞車完全失靈,只好一路低速前行,不得已闖了幾個紅燈才平安抵達家門,這不得不令人捏把冷汗,所以他們真心感受到毘盧觀音佛祖的神威,因為換作是一般人,可能早就成了路上的亡魂了。

再有一位信徒,因夢到兒子車禍,其景象真是歷歷在目,所以經由菩薩的指點,事前為兒子舉辦了一場「藥師寶懺」的法會,而就在法會圓滿後的一小時內,她接到人在鹿港的兒子來電,告訴媽媽自己剛才開車,差點兩度掉入道路施工中的凹陷裏,這樣的際遇,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那就是天方夜譚了,但也因為有了如此的親身經歷,誰還會不相信諸佛的威德及救度,誰還會不感恩的說「有佛真好」呢?

就說我自己吧!早在兩年前(也就是民國100年,西元2011年6月11日)大概是早上十點左右,因當天在苗栗的總本山要舉辦煙供法會,又適逢該年為自己生肖正沖太歲年,包括種種路況及車況不佳的諸多因素中,於是自己竟發生了九死一生的大車禍,當時由我親自駕駛九人座箱型車,明明車子已暫停,卻突然間打滑,衝入陡峭的斜坡下,在那千鈞一髮之際,自己內心早已不知緊張,只有一心稱念毘盧觀音佛祖的聖號,沒多久車子撞上石頭即開始翻滾,當下我明確地感到車子第一圈翻滾360度的景象,但翻到第二圈時,感到有些頭暈昏眩,所以大概失去記憶約略五六秒,故實際上車子到底翻了幾圈,我也不知道。

但自己在車禍當下的第二個念頭,只希望車子儘量往左開,因為右邊十公尺下就是三百公尺的垂直懸崖,所以印象中自己緊抓著方向盤,等到車子翻滾停止而墜地時,驚奇的發現,自己竟不在原本左邊的方向盤位置,而是已經移至右邊的座位上,然而駕駛座上竟是滿滿的碎玻璃,最後車子全毀,而我卻毫髮未傷。碰到這樣的大劫難,如果沒有一尊強而有力的諸佛垂慈,如果沒有眾多忠心為主的龍天衛護,這一切情形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有時想想,現在學佛人,哪一個人沒有障礙及災難,而多數人更是碰到疑難雜症苦無良方,要嘛,就是找不到對症下藥的辦法,造成勞民傷財及徒勞無功的結果。要嘛,就是凡事要求速成,造成急病亂投醫或產生人財兩失的下場,碰到這樣的情形,有很多人因此失去了學佛的信心,甚至改信其他宗教,這是我多年來學佛度眾常遇到的問題,其實兩千六百年前的釋迦牟尼佛不是也為了解決這所有眾生的一切問題,才留下如此多寶貴的經典妙法嗎?

然而在普濟禪寺,因為「有佛」,所以凡事「真好」,一般人所遭遇的困難,只要你信心具足,只要你願意依教奉行,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可化解信眾的疑惑,由於普濟禪寺不是由人在主事,凡大事皆由毘盧觀音佛祖一手運籌帷幄,主要也是因為觀音佛祖帶有冥陽兩利的玉旨來行化,所以像諸如此類之事,對我們來說,真的是遊刃有餘啊。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部分的行化,全台灣或許有很多的寺廟神佛,乃至修行人可以用神通諦觀到眾生的因果業力,但卻不一定有方法及能力來化解,但是普濟禪寺卻有辦法,為什麼呢?

因為普濟禪寺是由毘盧觀音佛祖經過長期的運籌帷幄才決定法脈東傳的,祂老人家知道要去的地方是娑婆世界的地球,而非他方國土,所以基於禮數,特別向娑婆世界的主人三界極尊玉皇上帝請領了「冥陽兩利」的玉旨,好讓觀音佛祖在這有為法的娑婆世界行度化之際時,能夠更加事半功倍及遊刃有餘。

鑑於此,舉凡在普濟禪寺所做的一切功德,小至誦經、燒化,大至法會超荐,除了毘盧觀音佛祖的主事外,更有三界極尊釋提桓因的一份允諾及加持。正所謂如此,同樣附著的問題,我們做幾次的燒化功德,就可以善巧處理,藉由普濟禪寺所教之法,我們凡事皆從因地下手,皆從根本解決,所以讓眾生領受具足功德而心滿意足的離開,這是「化解」,而非「驅趕」。縱使遇到請領冥旨要取信徒生命的重大劫難,只要在毘盧觀音佛祖的允諾及協調下,可能幾場獨姓法會的功德與提昇,再深的冤業,也都可以功德圓滿。

大家要知道,佛經常教我們要「依法不依人」,然而「諸佛」即代表著「諸法」,所以《金剛經》才說:「見法即見佛」,同樣地,台灣台北普濟禪寺的殊勝,緣自於毘盧觀音佛祖的法脈東傳,因為我們真正力行「依法不依人」的道理,我們再看看中國四大菩薩:觀音、地藏、文殊及普賢,祂們的聖地皆在中國,每年去四大聖地朝聖者絡繹不絕,沒有人在乎這四大名山的開山祖師是誰,因為大家都是衝著無形諸佛菩薩的威德及感應而去朝聖的,反觀現今的佛教團體,反而較少宣揚該寺諸佛的行持與悲願,反而較重有形法師的名聲與號召,這與佛教「依法不依人」的思想有些出入,所以我曾描述這類情形,誠所謂「四大名山居中國,不知其人只知佛,現今佛教諸山頭,只知其人不知佛」。

大家再想想,台灣百年古廟的萬華龍山寺及台北行天宮,他們成千上萬的香火,都是因為觀音佛祖及關聖帝君的神威所致,少有人再去追溯該寺廟的開山主事者是誰,因為主事者早已往生,但諸佛神祇的神靈卻永存,這就是時空愈久,愈能感受寺廟是以佛為主或以人為主的差異性。

尤其當我們聽聞輕而易解的附著問題,或許有些人竟苦無貴人相助,而且發覺學佛長久的好友,竟有知見上的偏頗及差異,抑或親朋好友忽逢不可預知的劫難,還有種種往生佛事的謬論及不圓滿,在此身為普濟禪寺的一份子,你真的會發覺「有佛真好」。因為重視冥陽兩利的普濟禪寺,提供一個超越宗教藩籬「了業、化劫」的平台,也提供了「植福、回歸」的平台,這是普濟禪寺有別於其他寺廟的一類強項,不僅在事相的障礙、人身的劫難方面,包括生命最終的歸向,普濟禪寺都明確地指出這條回家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