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命之光

15 06, 2019

佛教並不只是宗教而已

2019-07-04T18:14:20+08:00

所謂的宗教,必有其教理及儀式,才謂之「宗教」。然而每個宗教的正邪高低,卻與主事者的正見多寡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因為如此,我們慣以「勸人為善」,作為正信宗教的界定,相對地,如果違背了這個原則或觸犯了它,乃至多餘的宗教儀式,人們就會認為是「迷信」的範疇,包括參加一切法會或其他化劫方法等等。這是因為人們站在自我立場來看待這一切事相的結果,其實也正因我們不瞭解各宗教的涵義,尤其是誤解佛教度生的本懷,而產生出來的偏執看法。

佛教自古流傳至今,度眾的方式,早與佛陀時代的弘化大相逕庭,這也是時勢所趨、在所難免,但歷經時空的洪流,什麼才是佛陀當初教化眾生及宣說佛法的宗旨與本懷呢?

其實「就理上教化,三世諸佛同說此理、自古皆然;然而就事上度生,十方菩薩觀機逗教、因地制宜」,意思說,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的諸佛菩薩,皆以了生脫死、入佛知見的成佛之理作宣揚,而度化眾生的種種妙法,則因時空因素、歷史背景,因地制宜而有所改變。

就說兩千六百年前的釋迦牟尼佛,為何會向葛拉瑪族人明示「人們『習慣信以為真』的十件事」,其實是不對的呢?就是因為佛陀看到了當時印度社會中的各類民間宗教,以各種不同的學說及儀式,營造出消災化劫的假相,甚至利用人性的弱點或盲從,以固若金湯的宗教保護傘作為號召,用各種五花八門的招術誆騙世人,這些光怪陸離的宗教行為乃至傳統,是身處古印度時期的佛陀相當不以為然的事情,也激發了佛陀努力宣說正法、匡正視聽的悲願,所以才會有諸如《葛拉瑪經》的緣起。然而這十件事,不只是佛世的信眾,就連現今的學佛人都常常信以為真

經云:汝等勿信風說, 勿信傳說,勿信臆說,勿信與藏經之教相合之說,勿信基於尋思者,勿信基於理趣者,勿信熟慮於因相者,雖說是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亦勿予信、說者雖堪能亦勿予信、雖說此沙門是我等之師,亦勿予信之。

佛陀的意思告訴我們,不可因為口口相傳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流傳廣遠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引經據典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合乎自己觀點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引證常識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符合先入為主的觀念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他是導師就信以為真。

你看佛陀如此金科玉律的條陳,訴說著當初所處婆羅門乃至印度諸教種種不如法學說及祭祀現象,所以在許多阿含諸經中都出現過類似的問答,如《中阿含》二○一經中佛對弟子云:善哉!善哉!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見,汝等!頗為諸沙門、梵志,吉祥相應諸見雜苦雜之,雜煩熱雜懊惱,彼是真實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這裏的重點,即是佛陀再次說明正知正見的重要性,當諸比丘能入佛知見時,比丘們就不會像從前一樣,盲目地跟隨著一般修行人乃至婆羅門及印度諸教門徒,以為各種求吉祥平安的宗教儀式,乃至各類喧鬧吵雜的集會,就是真實解脫或救苦之法。

由於為了扭轉人們幾近被洗腦的慣性,佛陀慈悲終其一生不斷地宣說,但相對地,佛陀也直接與當時利益既得者及集權者作了宣示及挑戰,所以我們也不難看到佛經中常出現許多外道問難及破害僧團的現象,原因即是如此。

就說當今的印度,每天到處充斥著回教徒喧鬧吵雜的集會遊行,縱使當局願意讓小孩免費就學,但沈重的邪見藩籬,讓回教徒終其一生寧可早晚不斷地喧鬧遊行,也不願意努力求學,更有甚者,在印度各地一樣存在著許多令人髮指或匪夷所思的現象,諸如新聞報導「印度有一名十八歲少女嫁給一隻流浪狗」,其理由即是少女若與男子結婚,會給村莊帶來厄運,於是長老說服少女父母,將少女嫁給流浪狗,藉著將厄運轉嫁給狗,而能達到去除厄運的效果!

再有印度一個古村落有種奇怪習俗,他們為了向女神作祭祀,必須將小孩活埋一分鐘,再放入臨時墓穴,參加這個祭祀儀式必須介於四至二十歲的女子,這個活埋習俗已有五十七年之久,相傳是為了祭祀流傳兩位能夠驅趕妖魔的女神。

另外在印度的南部,存在著自十九世紀就有的祈福儀式。就是「在每個人的腦袋瓜上敲碎椰子以求好運」,據悉信眾在現場,非常有秩序地蹲在地上,等待神職人員為自己施行聖禮。一位神職人員用手固定住信徒的頭,另一位則毫不猶豫地用椰子撞擊信徒的頭。整個過程在幾分鐘之內完成。期間有些信徒神色痛苦,有些則神態毅然,毫不畏懼,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所信的神會保佑他們。

再有據美國媒體報導,印度女性以宗教名義終生獻身性工作,這是至今還在印度殘存的宗教陋習,其歷史淵源與印度一樣古遠,這些來自賤民家庭的女孩子,年紀輕輕便開始為寺院服務,成為印度教高級僧侶和婆羅門長老的性奴隸,她們被稱為聖女。然而他們的父親並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他們更表示這是延續一項傳統──一項經歷很多朝代流傳至今的傳統。

看到以上現存印度的亂象,被當地人奉為圭臬的神聖行為,或許稍有知識者都會覺得愚痴難解及不可思議,這也只能說是他們的共業所成,反觀身處東土的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還是有福報的,有趣的是,佛法已住世兩千多年,然而這些印度宗教的亂象,卻也流傳至今,可見眾生的業垢是如此的深重難改,這也是為何佛陀終其一生宣說「入佛知見」的理由。

由於佛陀本身就是一個實事求是的大僧,更富有追根究底的精神與態度,祂老人家深知這些宗教團體所宣說的教義,並沒有如實地符合真理的範疇,所以正信的佛法乃至所謂的佛教(佛陀的教法),也因此應運而生,這是指「教法」的正確知見及宣揚。

至於「宗教儀式」的修為,只要是合乎正道的儀禮乃至戒法,佛陀並沒有排斥,所以佛陀曾將婆羅門及印度教等古有的基本戒條,衍生成佛教的五戒,甚至是八關齋戒,這也是佛陀所允許的宗教儀式。但若像上述《葛拉瑪經》所云,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的作法,包括一昧盲目地祭祀就以為是解脫生死的妙方等等,都是佛陀擯斥及不允許的,這些錯誤的持戒及宗教儀式,就是佛教所謂的「戒禁取戒」。

大家要知道,佛世時釋迦牟尼佛面對不同程度的僧信弟子,發問不同深淺的問題,觀其因緣,善巧回答了不同了義與不了義的答案,就佛陀而言,他只是一個「講道理」的沙門,當然這個道理絕對符合「離苦得樂」、「提昇超越」、「入佛知見」及「不違因果」等的多重功德。所以真正的佛法哪是佛教徒的專有,因為全天下的眾生誰沒有苦難,誰沒有障礙,佛陀是大醫王,佛法是好藥材,佛教的成立及目的,就是為了救度全天下有苦惱的人們而產生的,所以佛法是任何眾生的靈丹妙藥,就看眾生願不願意按時服藥。

由於現今學佛人,多數不瞭解「佛教並不是宗教」這樣的一個課題,因為「宗教」向來給人的普遍認知,是指生活之外,心靈上的慰藉及祈求,乃至救贖的作用,所以在佛教有「懺悔」的法門,而早期的基督教,甚至有「贖罪卷」的變相銷售,「佛教」若以這樣子的形式產生時,就會讓多數學佛人習慣將修行及生活分開來處理。

也因為如此,綜觀現今佛教徒有種奇怪的現象,以為要學佛修禪,才去寺廟找法師,但平時遇到疑難雜症,可能就不敢麻煩或求助於原本護持的佛教團體,或因身逢之事難以啟口,抑或寺廟根本無解,所以反而會去求助台北行天宮的「恩主公」幫忙,或去祈請艋舺龍山寺的「觀音佛祖」協助,因為在我們學佛的同時,並沒有真實地認知到諸佛菩薩也有各種能夠救度眾生於根本及枝末的方便法,而造成了現今修行與生活分離的現象,這真是一種異於佛世的學佛狀態。

為什麼呢?因為佛陀本來就是有教無類,不會因為你是在家眾就不教你,不會因為你是疑難雜症者就不幫助你,就看你有沒有因緣見到佛陀,就看你願不願意接受教導,在佛世時,人們除了佛法上的根本解脫問題,會求助於佛陀外,就連世間上所有枝末的一些煩雜瑣事,一樣還是求助於釋迦牟尼佛。

因為當時的佛教,是與人們貼近的,是與人們的生活分不開的,而佛陀也只是如實地解決每個來找祂問事的眾生,所遭遇的一切生老病死苦,而當這些問題及答案被結集起來時,才成為現今我們所讀誦的佛經,故佛經的對象很多、問題很多、層次很多,所以有「了義」及「不了義」,有菩薩道及聲聞乘的差異,問題在於我們現今的道場或法師,是否有具足如此「本末皆備」及「善巧方便」的度眾能力及本事了。

就拿佛陀的侍者阿難來說,不就是在林間習定時,見到由觀音菩薩示現的面然大士,被告知三日後即將墮入鬼道,遭遇生死大劫的阿難驚恐祈禱,才蒙佛陀宣說救苦之法。而後此法又經歷代祖師大德們輾轉結集,才有了現今名聞遐邇《瑜伽焰口施食要集》的殊勝緣起嗎?又如目連尊者因獨處經行,太過疲憊而入睡,佛陀為此尚且宣說了一部《佛說離睡經》;而佛陀也應孤獨長者之請,為其媳婦玉耶女因仗恃夫家豪貴而失婦德的缺失,宣說了一個好媳婦都應知悉的《佛說玉耶女經》,另外佛陀也為印度十六國的國王,宣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告訴他們如何做好一國王,以及護持三寶和持誦此經得以息災得福的因緣。

可見佛世時,眾生在學佛修行時是一體貫徹的,即無論是在修行的超越乃至日常問題的解決上,都是全心全意依止在同一教團的指引下,這與現在的學佛者大不相同。其實當我們在一間寺廟學佛修行,無論在修行上的超越,或是生活上的業力現前時,都能依止在同一間寺廟的教導及指引下來作修為,讓佛法貼近他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乃至每個念頭,而不只是為了求得心靈慰藉的一個宗教模式而已,那才能真正達到「修行不離生活,生活即是修行」的目標。

尤其近年來在輿論媒體,甚至一些附佛外道的迫害下,讓人們對於宗教乃至佛教有諸多負面的概念,更因為輿論媒體加諸了許多錯誤的宣導,或為了平衡報導的緣故,造成對佛教嚴重的傷害。當然也因整體教育的不健全,政府將宗教排斥在教育之外,讓人們對於宗教感到迷惑,才會產生後續很多因不了解宗教,而遭受到騙財騙色等等的亂象問題。也因這些問題的產生,更讓佛教或宗教被一般大眾認為它是多餘的,甚至是迷信乃至因心靈空虛或有所求時,才會求助的一種宗教形式。舉例說當人們犯了錯,有的人會找神父告解;當人們著了魔,有的人會找乩童破邪;有的人要出海,會去祈求媽祖保佑;有的人想發財,會去拜託土地公幫忙等等,大家已經把宗教當成保險公司來看待,但佛教的教義絕非如此。

但或許由於現今「宗教不能解決問題」、「宗教無法深入生活」、「媒體錯誤引導視聽」,加上「人們只重短視前利」,讓許多人有了身心的障礙及問題後,寧可求助於醫療,而不相信宗教的力量。

舉例說,同為救度眾生的醫療跟佛法,大家的接受度普遍明顯不同,因為一個人一輩子,誰能夠不看病的,所以醫療行為廣為人們所接受,但是有可能一個人一輩子,他不信因果,不相信任何宗教,只信自己,而不需要所謂的宗教或者佛教,所以世間的醫生是可以被人們普遍接受的,因為看病已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份,但宗教信仰卻不然,可能我們想要藉由宗教得到心靈慰藉的時候,才會想到所謂的佛教或者其他的宗教。然而我們自忖,是否當今佛教度眾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或者解決一般世人的問題,或許因為這樣的狀態,所以導致佛教容易讓一般人以為,當我們心靈需要慰藉或安撫時,才有佛教存在的必要性。

但誠如我上述所說,在佛世時的情況絕非如此,因為佛法絕對是跟我們貼近的,佛陀時代每個弟子,不管任何修行或生活的問題,他們都是求助於釋迦牟尼佛,更重要的是,釋迦牟尼佛祂都能夠滿足普羅大眾的各方面需求,且以正法來宣說教導,而非高談闊論。

但是現在的人們,寧可相信醫生,也不願意相信宗教,或許因為他認為宗教是屬於怪力亂神,當然這是因為人們對佛教的概念不清不楚,所以也導致了佛教從最初佛陀所宣說生命教育的重要層面,而慢慢退化成現今佛教只被歸類成「宗教」的一個模式,所以對佛教來講,的確是不好及錯誤的發展。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談到這個課題,因為佛教真的是可以度本,也可以度末,它可以有很多的善巧方便,也能夠講說宇宙的真理,而且它又實實在在地能夠滿足及解決人們的每一個問題,所以佛教絕對不是宗教,而是每個人生活的必需,這本是真理,也是不變的定律,只是差在物換星移至今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有沒有佛陀的本事及功夫,或許現今的我們應該思惟孔老夫子「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的深義。

因為佛教本來就是探索每個人生命之光為目的,開發每個人自性之光為主的宗教型態,佛法更是生命教育、般若生活的最佳妙方,它存在於我們呼吸之間,更潛藏在我們不經意之際,但只要我們夠敏銳,能靜心,它又無處不在、俯拾可得,如此不離萬法之教,豈是一般消災祈福為主的宗教可以比擬,所以「佛教並不只是宗教而已」。

閱讀更多有關“探究生命之光”

「業障」是什麼?

15 6 月, 2019|0 Comments

一般人聽到「業障」這兩個字,就會想到是不好的事,或是因為遇到不好的事,就認定為這是「業障」!如同大家對「冤親債主」多是負面的看法一樣

佛教並不只是宗教而已2019-07-04T18:14:20+08:00
15 06, 2019

佛法可以用科學來印證嗎?

2022-01-04T14:16:11+08:00

「佛法可以用科學來印證嗎?」這是現代人或知識份子,常對佛教提出來的疑問。其實「佛法」與「科學」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專業領域。佛法的真理,是先知者發現了宇宙中最真實的道理,它是沒有任何時空的限制,尤其一切的佛法及經典,都是釋迦牟尼佛成就佛道之後,所宣說的生命體驗,所以不管經歷多久的時間,它都是宇宙的真理,是經得起時空的考驗。

而「科學」的寶貴,是人類經由腦力,用種種的儀器實驗,種種的分析歸納,一再地去突破前人的發明而創新,而求得一種可以利益世人的方法。然兩者的分野在於,「佛法」是先知們從宇宙現象,進而發現真理及修行為初衷;但「科學」是因研究者就人類生活,而發明便民之理論或工具為目的。前者是站在「本來就有」的立場,學習萬緣放下、不假思索,而回歸到本源;後者是從「無中生有」的立場上,去改變人們的生活品質及提昇種種的經濟效益為宗旨。

所謂的真理,必定是亙古至今而不變,歷經長久而彌新的。現今的科學家乃至物理學家,愈來愈覺得佛法的不可思議,因為佛法所講的境界,已超越現今人腦可以理解乃至研究的範疇,所以佛法才將這些非人腦所能及的狀況,云為「不可思議」。然而科學乃至其他學問,卻在時空因素的更換下一變再變,不斷地創新,可見這不是真理,因為真理是不會改變的。

綜觀人類的發明,會因時空而改變,佛法的道理,反而歷久而彌新。試想兩千六百年前,釋迦牟尼佛以其自證功德,便可了知《毘尼日用切要》所說「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這個「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道理,而到近代,當人們發明了顯微鏡,才肯定佛陀所觀不虛、所言不假;再說佛教三界乃至諸佛四土,以及十方三世一切佛等浩瀚無垠的宇宙觀,到現今科學家也慢慢相信,以人類知識所能窺探的宇宙範圍實在有限,又說佛教主張靈識不滅、三世輪迴之定律,經由西方國家從實驗中發現,一個人在臨終時體重會有瞬間減輕一點的現象下,這才不得不承認的確有無形靈魂的存在。

閱讀更多有關“探究生命之光”

「業障」是什麼?

15 6 月, 2019|0 Comments

一般人聽到「業障」這兩個字,就會想到是不好的事,或是因為遇到不好的事,就認定為這是「業障」!如同大家對「冤親債主」多是負面的看法一樣

佛法可以用科學來印證嗎?2022-01-04T14:16:11+08:00
15 06, 2019

「業障」是什麼?

2019-06-15T21:03:27+08:00

一般人聽到「業障」這兩個字,就會想到是不好的事,或是因為遇到不好的事,就認定為這是「業障」!如同大家對「冤親債主」多是負面的看法一樣,其實這是我們錯解了「業障」這兩個字的真實義!

所謂的「業障」應把它分為「業」及「障」兩個部份來看待,舉凡「業相」,還分善業及惡業;至於「障」,就是「障礙」。當業力現前時,是什麼狀況讓我們產生了障礙呢?那當然就是眾生無始劫來的習氣—「執著」。

所以當我們能夠學習,在每一個當下當中,隨順著每個因緣,讓心安住於當下,我們只要明白這就是一個業力的現前而已,但是我們卻不去執著這個點,如此也就構不成「業障」了!因為當我們愈去執著這個點(不管是善的或惡的)那麼在這個點上,我們只是在八識田中,又去種下往後生生世世更多更多的種子!難怪佛陀在《金剛經》中教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佛教不也告訴我們要學習「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嗎。

再說化身的釋迦牟尼佛成就佛道之後照樣有十難,如弘法時遇到孫陀利謗佛的女難,又如度眾時碰到提婆達多擲石砸傷腳趾的出佛身血難等等,但我們不能看到這些不好的事情發生,就說這是佛陀的業障啊!因為對一個成就者而言,祂是「不昧因果」的,也就是祂已不受因果業力現前的束縛及障礙,所以對一個修行有成的人而言,這只能算是「業力的現前」而已,但不能說是「業障」!

或許有人會問,因為惡業才會障道,善業怎麼可能障礙呢?大家想想《慈悲三昧水懺》的懺主──悟達知玄國師,不就是因為接受了唐懿宗所賜沈香寶座的善緣之後,導致利慾薰心而心懷憍慢,結果感得人面瘡現形。從這流傳千古的佛教典故可見,業相及境界的好壞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面對境界時,是否會生起執著(喜惡)的念頭,當我們遇境而生執著之念時,即成障道之因,故業障必是「業力現前,心生執著而障礙」,才說「業障」的!

當然就一個修行人或是成就者來說,祂已不再與任何的「業果」相應,所以自然就構不成「業障」。而一般的眾生,因為無法達到乃至體悟一切的空相,所以不管是善業或惡業,只要一個業相現前,我們就與之相應,自然就造成了世間的一切恩恩怨怨,但在諸佛的境地,不管是善業或是惡業,祂都是以一個如如不動的心來應對,所以一切的業相,對祂來說,都不構成障礙。

至於學佛者,應該如何學習不要有業障呢?這可能要從了知「照見五蘊皆空」之理下手。簡單說,就是觀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及「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世間無常之理,既知無常,何來執著,沒有執著,才能真正做到「放下」的真諦。

然而現今學佛者可能又錯解放下的深義,例如:放諸世間諸事,不管努力與否,不管盡力與否,都一概無罣礙,都一律放下。其實如果是這樣,那只是另類的「放棄」而非「放下」,或只是另類的狂禪或口頭禪,這也是不對的。

其實人生在世,絕非要我們凡事一昧地放下,因為既然大家會在娑婆相聚,絕非以「放下」為體,娑婆是以「情執」為因,所謂「情不重不生娑婆」,真能放下者,都是在實報土或常寂光土之聖者,因為「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再則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的釋迦族慘遭琉璃王滅族的過程,釋迦佛並不是一開始就放下這一切因果業緣,而是三次以老邁的肉身抵擋琉璃王的攻擊,雖然最終還是被滅族了,但佛陀在面對如此逆境的當下,所示現教導的,就是凡事先「盡力」(所謂盡人事),盡力過後,對其結果,無論善惡得失,就要學習「放下」,更重要的,要從這一切的生滅現象當中,去體證宇宙本自不生不滅(無生)的自性,這就是懺文中常說的「諸佛於儼然生滅中,唯見無生」的奧理。

所謂的「放下」,我們一定要懂得「盡人事,聽天命」之道理,世間諸事還得先從人事上去盡力,當我們盡力後,我們就要學習放下,現代人不管盡力與否?所有的痛苦根源,都來自「放不下」,就修行的立場來說,放不下就是執著,就成了「業障」,這不關乎你是否出家或在家?也非關乎你出家多久?職務多大?只要做不到,就是凡夫。

閱讀更多有關“探究生命之光”

「業障」是什麼?

15 6 月, 2019|0 Comments

一般人聽到「業障」這兩個字,就會想到是不好的事,或是因為遇到不好的事,就認定為這是「業障」!如同大家對「冤親債主」多是負面的看法一樣

「業障」是什麼?2019-06-15T21:03:27+08:00
15 06, 2019

如何正確修持「戒、定、慧」三學

2019-07-04T18:12:30+08:00

佛經常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又說「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這個「戒、定、慧」三學,我們很容易認為,所謂的「戒」,就是指持戒,如在家眾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而出家眾就是指持四眾戒或菩薩戒等;至於「定」,就是要我們修學禪定;而「慧」,無非是博覽諸經等等。其實這些都只是「靜中養成」的部份,佛法的作用及殊勝,在於「動中磨練」所產生的無漏智慧。

其實所謂的「戒」,簡單地說就是「遇事所具之正知正見」;而「定」,就是「日常身心的謹言慎行」;至於「慧」,就是「言行得宜的分寸拿揑」;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所學的佛法,如果只能用在講說辯論上,那佛法只是淪為學術研究的範疇,只是束之高閣的花瓶罷了,我們所學的佛法,如果沒辦法用在生活上而離苦得樂(了生),如果沒有辦法解決生命的問題而超越生死(脫死),我們真的枉費兩千六百年前佛陀祂老人家終其一生,苦口婆心為我們示範的娑婆生活寶典及人間遊戲規則的用意。

我們要知道修習「戒、定、慧」的終極目標,自然是以顯發「般若佛智」為目的,而此佛智卻又不是可以求得的,它是每人本具,所以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可見這本來的佛智,是藉由禪修的行為及禪定的功德,達成如來自性顯發的作用,這也是「由定發慧」的意思,至於禪定的功德,勢必藉由如實的持戒觀念而生起,這也是「由戒生定」的原意,所以以下我們就來介紹什麼是正確的持戒、禪定及修慧。

所謂的「戒」,絕不是表相的持戒而已,我們現在都可能看到某些持戒的人,常以自身的戒律去要求別人,常以持戒精嚴而沾沾自喜,這些都不是「持戒」的本意,我的意思不是否定戒條的持守,如修行人持守「毘尼日用」,即可以藉由不觸犯這些微細的戒條,而端正我們的身心,培養我們的敏銳心,但持戒的最大作用,絕對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而且真正的持戒,更需依靠「正見」這個方向的引導,所以八正道,首重「正見」,所以持戒就是「遇事所具之正知正見」,怎麼說呢?如果一昧持戒,但所了知的佛法及戒律不夠透澈,那反而是更加嚴重的邪知邪見,甚至是以盲導盲,如《梁皇寶懺》卷五中所云「華光比丘」的案例:

如華光比丘,善說法要,有一弟子,恆懷憍慢,和尚為說……都不信受,於是弟子法說非法,非法說法,雖持禁戒,無有毀犯,以謬解故,命終之後,如射箭頃,墮阿鼻獄,八十億劫,恆受大苦。

這就是持戒精嚴,但對佛法知見不明,產生嚴重後果的實際案例,再說印度時代的裸形外道,甚至包括現今的某些修行人,只知一昧持戒,卻不管是否合乎中道、合乎知見、合乎戒律,這一類就是佛經常云的「戒禁取見」,可見持戒,不是表相的持守戒條而已,而是自我體證的佛法是否真能具足一定的「正知正見」,這才是持戒的真諦。

由於我們「所具之正知正見」,宛如內心有把度量的秤錘,對於萬事萬物,可以明辨是非,自然不會有過多的分別起伏,這不是印證了《六祖壇經》所云:「心平何勞持戒」的深義嗎!也就是說「心平」才是「持戒」的真諦,同樣地「所具之正知正見」,才是「持戒」的昇華。

當我們真正具足了正確的知見,我們則會更重視「因地」的修為,把握每個「心念」的起伏,讓「心」儘量維持在「善念」及「正念」的狀況,所以我們在平時自然而然就會懂得「謹言慎行」,這也才是「定」的實質功德。

或許有些人也在修禪定,但下坐後,在日常生活中,一樣的胡言亂語,一樣地行為荒誕,一樣地心浮氣躁,這怎麼可能是真正的禪定呢?所以當我們擁有正確的知見(即是戒),我們便會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謹言慎行(即是定),這也才符合經云「由戒生定」的經義。

當然所謂的「定」,必須具足「專注」的功德力,而「謹言慎行」,就是建立在「三思而後行」的專注力上,在如此「正定」的引導下,才有可能撥雲見日、塵盡光生,顯發每人本具的「般若智慧」,也合乎「由定發慧」的原意。

每個人本具的般若佛智,就如同佛陀「發現」緣起法的理論一樣,它是本來就有,而非無中生有的,所以「明心見性」,應是說為「明心現性」,較符合佛性本具的涵義。可見般若智慧,不是藉由灌頂加持等外力來開啟,而是必須仰仗自身的修練而達到。

我們每人都本具摩尼寶珠,但為何我們都看不到呢?因為我們平時都太忙碌了、太急躁了,相對我們的心就比較粗糙、比較散漫,我們的心宛如波濤洶湧的海水,海底裏縱有無數的寶藏,我們還是無法窺見一二,只有等到心如止水時,我們才能了知一切,而這「心如止水」就是「禪定」的功德,也就是平日「謹言慎行」的力量,也可說是「嚴以律己」的自律行為及知見。當我們藉由禪定的過程,可能一時靈光乍現,剎那間我們會與自身的般若佛智相應,這時會有一種「清明透澈」,宛如「心如止水」平穩的作用,那就是「定」的力用,當然要擁有正定的功德,事前必須具備正見的薰修,這才是名符其實「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的真諦。

然而縱因禪定而有些許般若佛智的顯發,但多數的人都只是剎那清明、稍縱即逝,離開了佛堂,蓋起了經書,我們的無明煩惱,不曾停歇,所以藉由禪定而真正啟發本自的佛慧,一定會反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處事「合乎中道、不違因果」,也就是凡事「言行得宜的分寸拿揑」,意指當我們遇到任何的順逆境界時,我們都能以包容心、柔軟心、清淨心、平等心,以慈悲喜捨去應對、去圓滿時,這就是智慧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最佳的詮釋。簡言之,當我們凡事都知道什麼時候該做如法的事,什麼時候,該說圓滿的話,這不就如同孔子所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的道理嗎?

佛陀的一生,就是體現「戒」(遇事所具之正知正見)、「定」(日常身心的謹言慎行)、「慧」(言行得宜的分寸拿揑)之最佳表現,如《四十二章經》云:「有人聞佛道守大仁慈,以惡來,以善往,故來罵。佛默然不答,愍之癡冥狂愚使然。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實禮如之乎?」曰:「持歸。」「今子罵我,我亦不納,子自持歸,禍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追形,終無免離,慎為惡也。」

你看佛陀一生面對逆境惡緣時,因祂了知世間一切的真相,乃虛幻不實之相,這就是《般若心經》所云:「照見五蘊皆空」之理,如此凡事正知正見的見地,其實就是「戒」的極致。而佛陀能夠耐住性子,聽完問難者無禮的辱罵,雖是當事者,卻體現「旁觀者清」的修養,如此地謹言慎行,就是「定」的功夫。而最難得的是,佛陀以種種的言說譬喻,不動怒氣、不違因果、不傷對象且循循善誘地回答問難者,同時藉機教化弟子修行的重點,如此言行得宜的分寸拿揑,就是佛智,也是「慧」的最高境界。

所以「戒、定、慧」三學,是佛教修持的基礎,如果不能深究其意義,總有未解如來真實義之憾,故就其三學,我以個人所學,提供給大家一些參考:
戒:
一、用在自修:舉凡聲聞菩薩戒、止持、作持戒皆可。
二、用在生活:遇事所具之正知正見。

定:
一、用在自修:舉凡靜坐禪修皆可。
二、用在生活:日常身心的謹言慎行。

慧:
一、用在自修:舉凡聽經聞法、閱藏讀經皆可。
二、用在生活:言行得宜的分寸拿揑。

閱讀更多有關“探究生命之光”

「業障」是什麼?

15 6 月, 2019|0 Comments

一般人聽到「業障」這兩個字,就會想到是不好的事,或是因為遇到不好的事,就認定為這是「業障」!如同大家對「冤親債主」多是負面的看法一樣

如何正確修持「戒、定、慧」三學2019-07-04T18:12:30+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