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章

18 06, 2019

佛教七的涵意

2019-07-10T16:29:29+08:00

一、為何佛教要說打佛七、打禪七呢?

第一,「七」是指七天,一週的時數,第二,「七」的重點,其實是指眾生心念執著的「第七識」末那識之意,所以說打佛七、打禪七的「打」字就是重點了。「打」就是去除,放下之意,故打佛七、打禪七真正的意思,是指:藉由七天的時間,剋期取證的達到去除妄想、放下執著為目的之宗教活動!

二、為何觀世音菩薩的吉祥數字是「七」呢?

因為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是以「慈悲」立德立名的,然而「慈悲」也是宇宙自然過程當中,最光明、最順暢的一個運轉,而「七」也正是宇宙定律的一個周期,所以藉由「慈悲」順著大自然周期來運轉,讓十方三世無處不充盈著「慈悲」的能量,所以觀世音菩薩才以「七」為吉祥數的!

閱讀更多有關“小品文章”

佛教七的涵意2019-07-10T16:29:29+08:00
18 06, 2019

告訴你快樂的秘密-自然與簡單

2019-07-10T16:30:19+08:00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像人間一樣的忙碌擾嚷,有哭有笑當然也會有悲傷,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這是早年由滾石唱片為了台北圓山動物園的搬遷,傾旗下歌手,所製作出「快樂天堂」的歌詞,其實這麼自然又簡單的心情,完全體現出「快樂」的氛圍,因為快樂就是自然,快樂更是簡單。

「我們每天要保持正念……」;「我們每天要做三件好事……」;「我們每天要保持快樂的心情……」,這對一般的普羅大眾而言,這樣的概念或行為規範,真的太過辛苦,也太過複雜,除非你是修行人。

「你快樂嗎?我很快樂!」;「你快樂嗎?我不快樂!」,這就對了。快不快樂是每個人最直接、最簡單的內心反射。快樂就是快樂,不快樂就是不快樂,這是不需要經過外在教育,就可以感覺得到的一種心情。如果還要經過一番教誨,經過反覆思考,才知道自己是否快樂與否?這就和快樂的本質相差甚遠,甚至有些顛倒了。

稚幼的兒童從來分不清什麼是「虛偽」,他只知道歡喜時要快樂,不悅時要哭叫,而「那份真心」、「那份直心」正是潛能激發的根本,也是最寶貴的摩尼寶。可惜的是,隨著時間年紀的成長,環境告訴我們要達到目的,需用「方法」,這方法好像禮盒上的彩帶及包裝,美麗的外表,幾乎讓我們忘記了買這禮物的價值與目的,而我們也被寵得習慣如此生活,非它不可。

其實,禪宗祖師自古就教我們要「返聞自性」、「明心見性」,又說「一切現前」、「肯定當下」,講的就是這個毫無做作、沒有思索的真心;佛世時期記性最差的周利槃陀伽,只因世尊教他拿掃帚掃地,口念「拂塵除垢」,竟以這樣的「直心」而悟道;釋迦牟尼佛悟道後更開宗明義地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說的也就是每個人都擁有這個清淨之體,而這是不需任何的包裝及點綴,更不用語言文字來傳達,因為最初的一切,本來就是這樣,這就是我,也是你。

最純的牛乳,無非剛從母牛身上擠下的牛乳,這是精華,但卻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滋味,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加味乳,過慣了掌聲下的生活,就像穿了一件「糖衣」。所以我們開始懂得因不同的時空,穿上不同顏色的「糖衣」,每個人會在乎自己的糖衣,更關注別人的糖衣,因此趨之若鶩或嗤之以鼻。

有的人視糖衣為唯一,甚至更勝生命,這是一件緊黏在肉體的緊身衣,出生時就注定它一輩子跟著我們,這更是一件「國王的新衣」,它是與靈魂合而為一的糖衣,除非我們能夠回歸自然、回歸簡單、回歸清淨,回歸平凡,才能蛻去糖衣,找回真實的你我,找到真正的快樂。

一般而言,當我們在遇到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就會快樂;遇到不喜歡的人,做了不喜歡的事,就不快樂。但是,我們真的完全是這樣子嗎?恐怕不然,與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雖然會覺得快樂,但也會吵架,觀念不一致的時候,說不定就分手,不再是朋友了。與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或做不喜歡的事,一定是一點都不快樂嗎?也不盡然。我們或許從這個不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事物上,學得許多讓我們受用無窮的觀念甚至是謀生技能,既然是如此,試試又何妨呢?

那到底「快樂」是什麼呢?快樂就是要我們回歸到最初的原點──自然與簡單。愈自然愈簡單的物質,就可以讓我們快樂。肚子餓了,簡單的一碗陽春麵,就可以讓我們得到滿足及快樂。因為,大啖一客超級牛排,不會比青菜豆腐快樂多少;飲料雖然刺激,但不一定解渴,唯有自然的白開水,才是止渴的良方。這個簡單的道理,卻不容易簡單的理解,因為我們習慣熱鬧,討厭淡泊的生活,而輿論媒體正是最佳的反射及寫照。

我們從補教人生的肥皂劇到花博風暴,又從梧桐妹監護權爭奪的羅生門到政黨五都選舉等案例,這些事件的主角或主事者,都不快樂,但又好像樂在其中,連帶影響所及,社會大眾在聽聞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八卦政治新聞之餘,也大多不快樂,因為,我們已經長期缺乏從內心生起應有的自覺力及道德觀。雖然我們也曾經擁有,但因環境功利的妥協,讓我們忘了該如何做?進而失去這最簡單獲得快樂的方法。

現今科技的發達,縮短人們溝通的橋樑,減少了達到成功的時間,但是知情的人便瞭解,科學進步的同時,遠不及災害擴散對人們所產生的影響,這影響從身到心,從裏到外,無遠弗屆……。曾幾何時,我們看見別人車禍,而我們不敢挺身相救;曾幾何時,子女為了搶奪家產,可以殺父軾母;我們為了經濟發展,發明了許多現代產品及資訊,但我們何嘗想過,或許有一天我們漏了手機,就會覺得整天都沒辦法做事了;或許有一天我們沒能上網,便會覺得好像全身不對勁了。

我們不曾耳聞以前的祖先,因營養過盛而生病,因情緒壓力而致癌,我們也很少聽到上代的長輩,為了出名,不要禮義;為了賺錢,不管廉恥;我們已經習慣懷疑別人,因教育告訴我們應該如此,我們凡事向錢看齊,因為大家笑貧不笑娼,記得讀小學時,我們還要固定吃蛔蟲藥,因為沒灑農藥的食品,可能還有幼蟲的殘留,但現代的我們太好了,都不用吃蛔蟲藥了,只因為我們吃的東西都「太毒」了,毒到蛔蟲已經無法生存。

或許我們想要擁有簡單的快樂,應該學習有個不簡單的心情,因為我們習慣依賴,習慣擁有,其實快樂是可以無私,是可以分享,是可以發自內心的。既然快樂是一種心情,是一種內心自發的感覺,那麼我們只要清楚明白地知道快樂是什麼就可以了。其實,快樂就是自然,就是簡單,沒有任何條件的。

所以告訴你一個秘密,既然快樂是自然、簡單的,那麼,快樂就要是從自己心裡生起的,不是靠外在環境或物質影響所生的。最新款的智慧型手機不是絕對的,因為經過統計,平均三個月手機就會落伍,所以擁有新手機的新鮮感及快樂可能不超過三個月,甚至更短;必要的是通話的雙方及內容都讓彼此內心感受喜悅、單純而長久,這才重要。動輒價值三、五億元的豪宅也不是必要的,只有佣人服侍,而無家人噓寒問暖的住屋,只是冰冷的旅館,必要的是屋子主人一家,都能夠學習感恩,享受著這人間最可貴的親情,如此這般自然簡單的幸福及快樂,這才是最難得的。

去年凡那比颱風來襲,有一位新郎堅持在狂風暴雨當中前往颱風登陸地點迎娶新娘,他的理由是,既然你我緣定一生,即便是龍捲風來襲,我也要來迎娶你。因為他心中有著最自然簡單的快樂,來支持他做這件最困難的事,只因他能從內心深處自省而發的堅定信念。

《論語》〈雍也篇〉中云: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聖人顏回快樂的定義,或許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境界!但是我想只要我們能夠學習無私及分享,我們就能擁有無窮無盡的快樂,快樂就是這麼自然與簡單,這就是快樂的秘密。

閱讀更多有關“小品文章”

告訴你快樂的秘密-自然與簡單2019-07-10T16:30:19+08:00
18 06, 2019

何謂「學佛」真諦?

2019-07-10T16:31:00+08:00

學佛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改善生活,一切平順而是遇到任何的問題時,我們都能學習「心不隨境轉」,「隨遇而安」,這才是學佛殊勝的所在。

然而我們要如何心不隨境轉,隨遇而安?就是要以「了業」的心去面對,因為來人世間這一遭的目的,絕對不是要對任何的人事物,更加地執著與擁有,當我們愈執著時,得到的就是「求不得苦」;當我們愈放下時,得到的就是「了善惡業」。

當然,學佛也不是一昧地往心靈提昇,不重事相,這還是有本末次第分別的,這還是有方法可以對治的,但一切還關乎每個人的福德資糧而定。

這個道理,無關出家在家,無關修行學佛與否?能理解的,能做到的,就是修行人;反之就是凡夫。

閱讀更多有關“小品文章”

何謂「學佛」真諦?2019-07-10T16:31:00+08:00
15 06, 2019

專長

2019-11-02T10:37:44+08:00

在現今的世道上,我們若沒有一技之長,可能難以安身立命,所以大家才要拼命考取證照,努力參加培訓,到處都是「求才的廣告」,滿街都是「人力資源的規劃」,為的就是培養自己的才能與專長,為的就是增加公司的營運與業績。

然而這些外相的專長技能,包括縱使我們擁有專利,享有金氏世界紀錄,但是這些專利紀錄,也只是留給後人來打破的一個目標而已,你看世界頂級賽事的比賽,這些異乎常人頂尖的運動選手,那一個不是利用短暫的運動生命,趕緊發揮所長及賺取財富,因為他們比誰都知道「長江後浪推前浪」的道理,他們都知道這外在的專長技能,不可能保持一輩子,更可能隨時被打破,被後進所推翻。

所以一般人所追求的專長或者十八般武藝,說貼切一些,只是相上外表的專長,這是短暫不長久的專長與才能,你看再努力的勞工朋友,當他年紀稍長,可能體力不支而導致效率減半或頓失依靠;再說極優秀的企業主,恐因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而一落千丈或身敗名裂,所以我們真正要培養及訓練的,反而更是性上內在的專長才是。

以叢林佛門來說,縱使你會唱誦講說、繪圖攝影乃至各類四十八單之技能,但是可能年屆不惑,抑或後學超越,你的專長頓時也將化為烏有,因為這些外相的專長,遠不及我們對眾生的慈悲、柔軟,對佛法的信心、本份,對常住的服從、忠誠,對所交付的事情之耐勞、耐煩及不比較、不計較的性上專長。

一般人總以外在的專長及能力來取勝及論優劣,因為外在的表現是有數據及成績可以依據的,就像大家喜愛花朵的美麗,因為這是看得到的「花(華)報」,殊不知深藏地底的種子(果報),才是生命不斷延續綻放的重點,因為華報是看得到,所以它也成了「陽報」,而果報是看不到的,所以它叫做「陰德」,古人不是常教我們要「積陰德」嗎,所以培養性上的專長,遠勝於相上的專長。

問題是大家都很健忘,忘記前車之鑑,忘記不聽老人言的後果,更重要的是大家或許覺得自己不會如此倒楣,厄運不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而且外相的專長是看得到的,而內在性上的專長有誰明瞭呢?這或許就是「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的意思,也是眾生「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悲哀。

或許世人以此外相專長來激勵員工與士氣、贏得財富與業績,這實在無可厚非,但也絕非長久之計,而現今宗教團體,卻也充斥著「能力取勝」、「態度第一」的標準,如此就會產生以外相度眾多寡或業績優劣來論修行高低的歪風,那不是與一千多年前六祖惠能看到僧人著相修行而有「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的經典佳話,同樣有著值得省思的地方嗎。

因為「能力好、態度佳」,的確都是攝受眾生的利器,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保證,但就修道而言,絕不僅止於此。你看歷史上多少名將、偉人他們不是屢敗屢戰,甚至大起大落,但是最後終成霸業,就是因為他們有著異於常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就是他們都具足「能力好、態度佳」的風範,但這些相上的成就,都不一定是正業正道,反而是造業輪迴啊!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只是相上的「求才」而已,反而更要著重性上的「求德」,因為有才之人,能夠助人也足以害人,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然而唯有德之人,才能唯我們所用,才能值得交往與學習。

否則佛世時,就不會有世人眼光認為愚頓至極而證道的周利槃陀伽之故事,也不會有殺人近千最終得證阿羅漢果的指鬘鴦堀摩羅典故,亦不會有首陀羅族成為佛陀十大弟子的優波離之事,更不可能以賤民挑糞而能忝為僧眾弟子的尼提案例,這些故事都說明佛陀僧團取才標準,不以外在能力取勝,而是著重弟子的心性成熟與否來論定的。

所以如若我們鑽研一門學問,有可能成為這門學問的專家,但這專家的頭銜,也只是等著後人來超越的,但如果我們能夠具足以上所說性上的專長,那我們可能可以更長久地安住於道上,當然如果我們更加努力修道,專長於控制自己的內心、不令煩惱生起,或契入空性、證得道通,那我們可能是各行各業的專家。

因為「一經通,百理徹」,到了這個程度,或許我們就能體會無德禪師對斐文德所云:「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的甚深妙義,或許也會有「富貴花間露,功名草上霜」的感悟,因為就真理及修行來說,誠如祖庭毘盧觀音佛祖的金口所云:

弟子啊!無論是在度眾乃至建寺,終其一生都不要只是形式上的圓滿,而是必須要在每個當下,從心地上、從因地上去達成,去圓滿你們修行的領域啊。

閱讀更多有關“小品文章”

專長2019-11-02T10:37:44+08:00
15 06, 2019

如何「脫貧」?

2019-07-10T16:32:31+08:00

許多人辛苦一輩子,為的就是「脫貧」,脫貧的結果,顧名思義就是「享受榮華」。然而修行人更需要「脫貧」,而這個「脫貧」,脫的是內心的貧窮,什麼意思呢?

因為「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病苦,而是無知」,而這個「貧」字,不只是指外在相上的貧窮,更是指我們沒自信、沒承擔、自卑及三毒的醜陋。一般人只知道向外去追求一切的名利及財富,而修行人要隨時返觀自省,隨時返聞自性,我們要努力的是增加自己內心的佛法,肯定自家的宗風,當有這等功夫,找到這樣的本來面目及摩尼寶珠時,我們就能體會「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深義。

而不會因為內心佛法的不足及殘缺,而需要藉助外在的掌聲、名利、權勢、財富乃至一切相上的滿足,來突顯自己的存在性及重要感。所以當我們學習到這樣的法門,不管別人如何看待我們的修行及一切的理事二懺,我們都要學習微笑以對,但卻一樣我行我素,一樣堅持大梅法常的「是心是佛」,一樣效法石頭希遷「不去曹溪怎知佛性」的承擔,那麼此刻的我們,才是真正的修行,才能在熱鬧場中作道場,這才是修行人應該努力「脫貧」的目標及所在。

閱讀更多有關“小品文章”

如何「脫貧」?2019-07-10T16:32:31+08:00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