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無罣礙」這句話,也是現在人最常掛在口邊講的一句話,可說是佛教中標準的口頭禪了,不管你學佛與否,不管我們碰到別人什麼大事,我們都喜以慣用「無罣礙」來回答。

其實每個修學之人,本來就應修到凡事「無罣礙」的境地,但是當大家在說這句話時,一定要去瞭解「無罣礙」的前題,就是當我們完全了解這個狀況的時候,無論情況的好壞,我們都不會在內心產生任何的罣礙時,這才是真正的「無罣礙」。簡單地說,我們對所遭遇的事相,一定要瞭解後,內心不起罣礙心時,才能說「無罣礙」,而不是不瞭解,卻說「無罣礙」。

其實現在很多人,根本不了解這句話的真義,對佛法更是一知半解,卻喜以拾人牙慧地學些佛門用語「放下」或「無罣礙」,凡事皆是人云亦云,或因口頭禪而說「無罣礙」,其實這樣的說法,對一個真心修行的人來說,實在是很可惜及不圓滿的。

舉例說:我們在寺廟法會中報名立了牌位,後來發覺牌位中寫錯了一個字,可能有人會告訴你,你有發心寫牌位就有功德,所以「無罣礙」,但其實我們或許不瞭解,當牌位寫錯時,可能我們要度化的眾生就進不了壇場,如同護照姓名不對,也過不了海關啊!如果我們已經知道了這樣的嚴重性,我們卻想這也是眾生的業力,也沒有任何不悅的心,這才是真正的「無罣礙」。

我曾經聽到一位有名氣的法師在電視上弘法,看似與會信眾不下兩百人,會中有人發問,請問師父:「我父親最近往生,但佛教說應對亡者祭祀素食才有功德,但對我們沒有吃素的人來說,很不方便,不知有什麼可以通融之法?」沒想到這位法師竟說:「無罣礙!因為你們從來沒有看過哪個死人起來吃東西的啊!所以只要你們方便煮什麼都可以。」當下馬上得到如雷的掌聲。

我常常在想,每個寺廟乃至法師的殊勝,在於對信徒每個問題的疑情,都能如實、如法、如理地「教化」,而非過於寵愛或方便地給予信眾很多的「方便」之法,或許信眾會認為那是法師的慈悲啊!但如果沒有對發問的信眾,給予正確的教化及引導,除了辜負了以「正法為師、為教化」這「法師」的美名,反而還要背負以盲導盲、墮落三塗的罪業,那可就顛倒了。

所以我想大家對於「無罣礙」這句話,不要當作口頭禪,要真正瞭解我們現在所做的每件事,它的殊勝功德,它的利害得失,當我們瞭解的時候,我們去講這句話,那才是真正體現了佛法「無罣礙」的精神

閱讀更多“不說你不知道”

佛教燒不燒紙錢呢?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要以超越宗教的立場來看待,也就是說「燒化到底有沒有用」?還是「燒化只是無知與迷信」的行為?

「開光」只是「開心光」而已?

這個問題,或許是許多佛教徒心中的疑問?多數的人會想:「佛菩薩都已經成佛了,還需要凡夫來開光嗎?縱使是佛像安座,也只是安人的心罷了

出家人還會卡陰嗎?

我想這樣的問題,對於多數佛教寺廟團體乃至從醫療科學的立場來看,一定會說「絕無此事」。若說以有形治療為主的醫學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