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德傳燈錄》卷四中,禪宗四祖道信大師曾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意思說世間的一切事,全部存乎一心,所以當我們想要唸經,就要端看我們「唸經的目的是為什麼?」

其實遠在兩千六百年前,佛陀在四十九年的弘化當中,祂就是扮演一個「講道」的沙門,當在不同時空因緣,來了不同僧信弟子,提了不同層次問題,祂老人家就是做一個問題解答者,從諸佛知見的立場、對症下藥的角度,加以如理、如法、如實地為眾生提出離苦得樂的救苦之法。

當然在時空的更替下,這位一輩子「講道理」的沙門,祂的言論被後代的佛教徒認定為「講經」的範本,所以現在的佛教徒碰到什麼問題,可能寺廟法師會告訴我們要誦何經多少遍等等,就能消災免難或者達成心願,這樣以經咒「計數」的方式來處理我們的問題,與佛世時,由佛陀對症下藥為問事者去迷啟悟及開示解惑的方式,似乎有所不同。

首先,佛陀時代本來就沒有所謂「唸經」或「誦經」的問題,唸經是後世佛弟子才有的修行模式,若要揭櫫「唸經」的究竟宗旨及根本初衷,即是「專注聽受佛陀所告誡我們的道理,進而依教奉行而達到離苦得樂為目的」,因為佛陀成道後,即是稟持著「隨緣度眾,以法利生」的立場,包括僧信二眾一切的律法,也都是在「隨犯隨制」及「因地制宜」的角度而形成,因為佛陀是悟透「緣起法」而成佛,故四十九年的弘化,自然也立基於「隨緣度眾」的立場。

所以流傳至後世的三藏十二部經律大藏,多數都是問事者啟問,佛陀隨機演說的道理及方法。所以佛經中大多有當機眾的發問,及佛陀讚嘆發問的對話,如《金剛經》云:「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我的意思是說在佛世時,佛陀絕對從未想過要特別講授哪一部經或哪一法門,一切都是「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的,誠如佛陀的五時說教「最初華嚴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這每一時的開演,也絕對與當時與會大眾的修持及心性有關,因為諸佛菩薩都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

可見佛陀講法的目的(包括我們現在誦經的作用),一定要有「離苦得樂」或「提昇超越」的作用,絕對不是只為了聽取佛學知識而已,所以如果我們緊捉著《金剛經》苦談,就以為可以契入空性或增長智慧,可能會有些問題,因為佛陀講說《金剛經》時,與會聽眾多數是如「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一樣程度的修行者,佛陀才能觀機逗教的開演這部大法,如果與會現場有周利槃陀伽這類的忘性弟子,佛陀也沒有講說的必要性,也因為佛陀對症下藥,才會讓須菩提尊者等涕淚悲泣,經云:「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我不是說唸經是沒意義的,唸經從相上來看,當然具有它一定的功德力,這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我們不能真正因材施教,或許我們只能瞭解經義,或許可以種些善根福德,但不一定能夠得到此經最大最重要的利益,因為我們可能不容易明瞭自己到底應該讀哪一類的經書,或修哪一類法門才是,因為現在人手一冊的不同佛經,都是佛陀慈悲為當時問事者量身訂作、因材施教而開演的獨門配方。

就如現代人猛拿《金剛經》或《心經》要孩子讀誦,以為這是開智慧及讀書的良冊,其實如果我們的孩子真的讀透這兩部經,姑且不論他的學業好不好,但他倒有可能會走上出家修行之路啊!因為這就是這兩部經「體空悟道」的作用,這與學業進步、讀書用功,真的沒有直接關係啊!這就是我說現今「唸經」的功效與佛世「唸經」的作用不同方向的所在,現在的我們,或許拿了一部經拼命讀就對了,其實這是有待商榷的。

如果大家能夠瞭解佛世與現今「唸經」不同的差別,那麼就再談到現今該如何唸經呢?當然,用一顆「有求心」或「無求心」來唸經,功德自然不一樣,再則,因知道「唸經有功德」而唸經,和為了「研究經義而唸經」的方式也不同。如果我們唸經的理由,是為了身心安康或一切平順為目的,當然就要以消災免難為宗旨的《藥師經》較適宜;如果是家人親眷往生了,就以《阿彌陀經》、《地藏經》等為主;若為超荐嬰靈,就以《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為要;若以利益地基主,就唸《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若以修行來說,就看我們所修法門為何?唸誦相關經典即可。如修淨土宗,要唸《淨土三經》,如修觀音法門,要唸《法華經》及相關觀音菩薩的經典等等。

但如果我們是以無求的心來唸經,就看我們與哪部經比較相應;或觀自我的心性,乃至我們可以唸經的時間多寡而定,但最好能當作每天的定課,這才有實質功德力。如果我們有半小時,我們可以唸《般若心經》、《普門品》或《阿彌陀經》;如果有一小時以上,我們可以唸《金剛經》、《藥師經》乃至《地藏經》等等。當然像《金剛經》、《藥師經》等字數在五千字左右或以下的經典,要練習一次唸完,但若想唸大部經,如《華嚴經》或《法華經》等,則可於每個章節稍作休息後再讀誦。

至於一般人說「唸經」,也有人說「誦經」,其實這兩者是差不多的,但要細分時,所謂的「唸經」是比較接近「讀經」的模式,也就是指逐字讀唸的方式,而「誦經」嚴格來說,是指有音律節奏,也就是我們參加一般寺廟法會唱誦的形式,但就我們自修或在家宅中唸經而言,是不需要用這樣子的方式進行,只要逐字清楚的讀唸即可。

至於很多人之所以唸經,一者是因為「心有所求」,二者因為知道「唸經有功德」,當然也有一種是沒有任何理由,就是喜歡唸經的人,但這畢竟是少數。對於「心有所求」的人,要如上述所云,找對法師、道場教我們該唸什麼佛經,才能因病予藥;對於認為「唸經有功德」的人,只要專注唸每一部經,相信每部佛經的力量也就可以了。大家要知道,佛經的殊勝,不止是讓我們欣賞及讚嘆的,因為這是佛陀這位大醫王,祂老人家慈悲為不同僧俗弟子,對症下藥所開出的人生良方啊。

當然如果我們是為了研究經義而唸經,那就看我們與哪些經典較相應再去唸誦,因為近兩千部的佛經中,歷代祖師把佛陀的教法分為五時說教(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又將法要分為了義經及不了義經之別,所以就看讀者想要瞭解哪部份的經文,再去作細細地研究。若以研究經典的心態來唸經,可以慢慢地、分段分節去研讀,甚至作筆記、眉批等,這是為了對經文更加地瞭解才會使用的方式。但如果因為有求而唸經時,則應要求一次唸完不要分段,因為希望藉助這專注如一的過程及功德,令我們內心所求得如所願。

另外,除非我們對某部經典情有獨鍾,可以一門深入、終生持誦,如果真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相信我們碰到任何身心的疑難雜症,只要唸這部經便可迎刃而解,因為我們已經練就到一心不亂的絕招功德,不然平時如果有博覽群經、多聞薰習的機會,也是一件好事。

慚愧的是身處末法的我們,因無法能有身處佛世,親聞正法的福報,所以現今所謂的「唸經」能夠具足的實質功德,與佛世時「唸經」的大眾及與會者,真是無法同日而語了。但是不管怎麼說,現在願意「唸經」的人,還是有他們一定的福報,雖然我們感覺上是讀古人的故事,與我們有著時空環境的隔閡,但只要深入經義就能達到「見賢思齊」的作用,詳細地說,唸古人的故事,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世間一切的經文,本來就是真理,更何況是由悟道成佛者所宣說的法義。既是真理,它就沒有時間空間的隔閡與限制,縱使因時空的不同,發生的情境不同,但就其教化的精神含意卻是歷久不衰,恆長不變的。

第二、當我們聽到這些古人的故事,是現今人們所不能企及的地方,就有值得我們效法及緬懷的作用。如我們敬重關公的義氣、包拯的公正、岳飛的忠誠、海瑞的清廉,乃至二十四孝的善行等等,更何況佛陀六年的苦行、多生累劫修行菩薩道時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的行徑,怎能不令我們汗顏呢。

第三、現今唸經的作用,可讓讀者藉由閱讀故事的本身,激發我們內心的惻隱之心及柔軟心,更重要的是懺悔及慚愧心的生起,若能如此,何愁冤業不能消,惡業不能解呢?其實這才是「學佛」的真諦啊!

第四、如果所唸之「經」是解脫生死、究竟了義的「佛經」,這就有別於唸誦世間孔孟思想的四書五經。因為佛經畢竟是由一個成就佛道者闡述究竟宇宙真理及人間行化的道理,這與宣說各派學說,乃至哲學體系及理論架構為主的世間經書的確不同,因佛經中除了哲理外,更含實證部份,除了有形世間,更說無形界域,除了娑婆六道,更言三身四土,所以唸佛經的功德,還是福不唐捐的。

閱讀更多有關“探究生命之光”

學佛修行一定要吃素嗎?

對於「學佛修行一定要吃素嗎?」的問題,相信老佛教徒一定是百分之百的肯定及贊成。甚至說這是佛制戒律,其實先撇開吃素與修行的問題,吃素對人體而言本來就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拿錢蓋寺廟而不蓋醫院呢?

這是一般人常會遇到的問題,當然我覺得碰到這樣的提問,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的。但如果今天發問的對象,是你有心要度化或者是你的親友

唸經的目的是為什麼?

在《景德傳燈錄》卷四中,禪宗四祖道信大師曾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意思說世間的一切事,全部存乎一心,所以當我們想要唸經

「地理風水」到底重不重要?

這個問題要討論起來,範圍實在太廣了,就一個解脫者來說,其實當他能夠契入整個宇宙的能量,也就沒有因生滅現象而產生所謂的地理風水等問題。

供佛時需不需要以開水供佛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多數的寺廟法師,可能都會認為「供水」如此的行為,只是「表法」之用,水只是一個清澈之意,尤其諸佛菩薩早已成就了佛道,哪需要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