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基本上應分為兩個部份,第一,如果只是一般隨喜朝聖者,入廟參禮只要合掌讚嘆便可;第二,如果是有事祈求化解,那麼這個與諸佛神明溝通的管道,應該合乎禮數,才能事半功倍地達到我們的祈願。

其實諸佛神明本來就是盡虛空遍法界的無形示現,所以何處沒有佛?何處不是淨土?然而「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因為娑婆眾生的「著相」,硬是把原本無形示現的諸佛、神明之神靈,以有形之相,呈現在人們的面前,但人們又站在人世間種種所謂的「環保議題」,而不行弟子有形恭敬之禮,這似乎有些矛盾及失禮。

尤其人們向諸佛神明祈願之事,多為有所求之事,但卻不執弟子應有禮數,的確是有待商榷。這如同我們請寺廟法師幫忙啟建法會消災化解,但卻不施捨分文,因為認為寺廟本是慈悲助人的,所以何需供養?又如我們為友人新婚誌慶,每人都送上一份厚禮,但我們卻是空手前往,還說「誠心即代表一切」,這樣的禮數合情合理嗎?還是我們為了種種懶惰的理由,而忘卻做人本來應有禮尚往來的道理呢?

當然很多人會說,諸佛神明是慈悲的、是不會計較的,只要我們「心誠則靈」就好,而且不是「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嗎?

的確如此,但問題是我們的「誠心」真的具足功德嗎?我們要「誠心」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得到諸佛神明的感應呢?這又如同「心好就好,何必學佛」的問題一樣,所以在此就要談到眾生要如何與諸佛神明達到「感應道交」的程度,基本上是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內心的相應,二是外相的相應。

所謂「內心的相應」,只要信眾或修行人,能夠隨時契入到諸佛神明的性海當中,當具足這樣程度的功德力,那麼無論我們祈願時有無上香?乃至適逢生理期穢氣,甚至重孝喪氣等,我們一樣可以達到「心香一瓣」的供養功德,因為這樣的供香,才是真正的「戒定真香」。

由於我們能夠超越色身的極限與障礙,而契入到主事諸佛神明的性海,即所謂契入空性,當然就能與主事神佛達到所謂「心心相印」的程度。所以有如此功德的人,他有沒有拿香及供品,已經不是重點了,因為當他能夠觀想成就,自然可以淨見三千大千世界及諸佛淨土的殊勝,所謂「惟茲淨想之所成,是即靈山之未散」。但是話又說回來,縱使具足這等功德的人,他一定也會拿香供佛,因為他深知我們是身處娑婆,「執香」只是佛弟子對諸佛神明應有的「禮數」而已。

然而或許一般人不能達到這個程度,也就是不能與諸佛神明無礙溝通時,我們就要回到基本面,也就是著重「外相的相應」。所謂外相的相應,就是藉由各自寺廟的禮數,如何持香供佛及諸天等等。因為諸佛神明與眾生,本來就是建構在「相應」的橋樑上,來達到彼此之間的「感應道交」,故《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中云:「香從心生,心由香達,不居三際,可徧十方,雖法爾之如然,亦施者之能致。是故諸佛聞之而加護,羣生於此以蒙熏。

這段經文說得好,真正對諸佛的供香,其實是由供養者入定後達到「心香一瓣」的供養,此等由戒由定而產生的真香,才是真正的「戒定真香」。故經云:「此岸栴檀非別物,元從清淨自心生」,然而縱使「真香」之功德由無形而產生,但並非理雖如此,就不需要有形之儀禮,所以說「若人能以一塵燒,眾氣自然皆具足」。

再則,一般人自以為的「誠心」,也必須藉由上「香」的儀禮,才能達到,不是自認為「心誠則靈」就好,所以說「心由香達」。而雖是以有形世界的香料來供養無形世界的諸佛神明,但只要能達到「誠意方殷」的程度,自然此香一樣可以遍及三界六道,乃至十方諸佛座前,故懺文常云:「願此香花徧十方,以為微妙光明台……徧至十方三寶前,十方法界三寶前,皆有我身修供養,一一皆悉徧法界。

「雖法爾之如然,亦施者之能致」,指的是雖然宇宙真理本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法爾如是之理,但沒藉由事相上的實質供養儀禮,還是無法達到與諸佛神明正確如法溝通的管道,也因為藉由如理、如法、如實的敬香儀式,所以諸佛神明才有因緣「聞之而加護」,相對地,凡間有求的我們才能「於此以蒙熏」,而得到心想事成的祈願。所以經云:「凡居異趣,咸示真修,故茲託事於多儀,必使成功於普度」,意思說,想得到諸佛的加持,乃至法會圓滿的超度功德,過程中該有繁雜的儀式自然禮不可廢,相反地,當有些宮廟明文規定凡遇生理期或重孝者不應持香,那人世間的我們若一意孤行,亦是無禮的舉動。

可見我們如若未有契入空性的功力,那還是應該老實持香供佛及諸天才是。其實這正是遠古老祖宗們的慈悲,這些先知們早知末法的我們,已經不容易修行達到隨時與諸佛神明相應的程度,但又不想斷卻後代子孫能與上界溝通的橋樑及管道,故與上界諸佛諸天商議的結果,而形成從古至今的上香儀禮(其實諸如擲筊、折蓮花、燒紙錢等等皆然)。其實「若無靈驗,今古焉傳」,包括以此淨香,同樣可以達到除障、化解乃至收驚的作用一樣,這都是上界與人間彼此約定俗成的默契啊!

當然不可諱言的,古往的先知,最初一定是使用最天然、最上等的香料製香而供養諸佛神明,如此的用心及良知,或許與現今為了營利的廠商,添加許多化學成分而製作的香品,其功德及污染,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但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

可見不管我們是何等修行的層次,其實「上香」也只是一個禮數的問題,就像我們回家後,是否禮數上應向父母請安?雖然長輩不會在乎我們有沒有請安,但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不請安,尤其是我們向父母有所祈求時,卻又表現出一付理所當然、自以為是的態度,那是否又顯得我們的孤陋寡聞及愚痴無知呢?

當然以何種「心」來上香,其實也很重要,就實相而言,我們對上的敬香,其實是不應存有貪求的心念,應以清淨心相應之,但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然而我們也不能以此而因噎廢食,認為既然無法做到無所求心,那乾脆就不要上香了。而且另一層面,諸佛神明的慈悲,也不會因為我們達不到「清淨心」,或以「貪求心」來祈求,就不與我們相應,否則為何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呢?所以「上香」的問題,就行為而言,就是單純的一個「禮數」之道,也是眾生與諸佛神明上通下達的一個「橋樑」與「管道」。

當我們學習以清淨心,甚至平等心來上香敬佛時,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將此香的功德表露無遺,進而遍及一切,所以在《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中提到:「此一瓣香,根蟠劫外,枝播塵寰,不經天地以生成,豈屬陰陽而造化。爇向爐中,專伸供養,常住三寶,剎海萬靈,極樂導師,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清淨海眾,悉仗真香,普同供養。

又《瑜伽燄口施食要集》中云:「此一瓣香,不從天降,豈屬地生,兩儀未判之先,根源充塞三界,一氣纔分之後,枝葉遍滿十方,超日月之光華,奪山川之秀麗」,即戒即定即慧,非木非火非烟,收來在一微塵,散去普熏法界。爇向爐中,專伸供養,常住三寶,剎海萬靈,歷代祖師,一切聖眾。河沙品類,幽顯聖凡。悉仗真香,普同供養。

這些經文都是說明,當我們以清淨心供佛時,縱使是世間物質所製成的香品,我們一樣可以無遠弗屆、遍及十方地廣行供養,但重點還是在我們是否具足清淨心及功德力。

其實對諸佛神明而言,若是修行層級夠高的,平時都是在常寂光淨土,隨時入定的狀態,所有眾生對諸佛神明所行供香乃至供水的行為,只是藉助這份虔誠供養之心,讓眾生能夠有植下福田的好機會,而且「香」與「水」,本身就有淨化及洗滌眾生業垢的作用,至於諸佛神明到底吸不吸香或喝不喝水,就不是重點了,這也包括法會時的供品或供菜的作用一樣。

因為層級高的諸佛神明早已禪悅為食,而當眾生與諸佛在施與受之間,本來就是一種心意的交流,諸佛菩薩在「受」的當下,並不是真的去食用這些供品或供菜,但是諸佛菩薩卻會因為眾生的這一份供養,去加持這些供品,然後這些供品在供者與菩薩的加持及互動過程裏,再由信徒來食用這些東西時,供品自然就多了一份祈福與加持的功德力!

所以「上不上香供佛敬神」,已經不是諸佛神明罣不罣礙的問題,而是身為人世間執事的我們,懂不懂得人天溝通禮數的問題了。因為一般人既不能與諸佛神明心領神會,又沒有持香奉請,把我們的想法及祈願如實的傳達給諸佛神明知道,那如此的「誠心」,又怎麼可能上達天聽呢?這也是一個有待商榷的問題。有時想想,相對於遠古先知們的「深重禮數」,更突顯科技發達、講求心靈環保的我們,實在是「人心不古」啊!

再則,無論諸佛神明乃至有情眾生,只要是一個真正見性者,他雖然不著一切相(一切善惡順逆之相),然而他也不否定一切相(不否定假我之相)。這一切相,所指的就是娑婆的遊戲規則、禮數之道,古人尚重「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五倫,因為這五個綱領就是人與人的倫常之道。更何況「上香儀禮」是眾生對諸佛神明所祈願的管道,怎可因我們自以為是的獨斷專行,而忘卻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結晶呢?

在佛門中常有所謂的「狂禪者」,即世智辯聰、桀驁不馴之人,他們自以為見道,而不遵一切禮法。如唐朝趙州禪師與秀才奪杖及坐身迎祖之公案,其實早在六祖惠能對五祖弘忍所說:「人有南北,佛性何有南北」的千古名言中,即開宗明義地將「性」與「相」作了透澈的分析,意指每個人的佛性是平等的,但世間一切相上的禮數還是有差別的,正如佛陀雖貴為世尊,但祂老人家依舊尊敬印度諸王,因為這是知禮的表現,而釋迦更以佛陀之尊,親自為亡父淨飯王抬棺送葬,因為如此才不致失禮。

所以大家可能把「性」與「相」混為一談了,就性上而言,大家本應心誠以對,然而並非心誠,就不需要有任何相上的禮數,除非我們可以契入諸佛「性海」,那這一切相上的問題,就不是如此重要。如同佛世時須菩提能於靈鷲山耆闍崛山洞窟中入定,與釋迦牟尼佛在空性中相應,那就不需要像蓮華色比丘尼一樣以色身去迎接佛陀。但是相反地,如果我們沒有須菩提的禪定功德,不能與諸佛神明心心相印時,那相上的禮數自然不可忘失,我們就要學習像蓮華色比丘尼一樣,如實乖乖地去迎接佛陀才是,因為這是正法,也是古禮,更是度眾的不二法門。

就說出家僧眾常以求受「三壇大戒」,以三師七尊證作為為得戒的標準及目的,然而僧眾們都知道在《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下略疏卷五》中曾提到,出家僧眾真正的得受戒體,其實是在佛前受戒時親見諸佛示現,包括在禪定或夢中得見諸佛光明、蒙佛摩頂,才算是真正的得戒,經云:「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好相者。或於懺悔時。或於禪定中。或於夢中。見華。見光。見佛菩薩摩頂。

你看這是多麼殊勝的妙相啊!所以菩薩戒本中才說「受菩薩戒的佛弟子,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得戒和尚,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和尚,彌勒菩薩為教授和尚,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尊證阿闍黎,十方三世一切菩薩為同學伴侶」。但實話說,現今已少有法師有此等禪定功夫,能夠見其無形祥瑞,故只好退而求其次地以有形的十位高僧大德代為證盟受戒,以為證明。

大家想想專職修行的出家僧人,尚且難以契入空性當中與諸佛相應,何況是業垢深重的我們,怎能不知禮數而失禮呢?

所以「上香」的問題也是如此,只要我們能夠與諸佛神明達到「內心的相應」,就如同禪定中親見諸佛摩頂一樣,有了此等功德,何需罣礙拿不拿香的問題。但如果沒有這等功德,還是應該回到基本的「外相的相應」,如此才能真正合乎禮數地與諸佛神明達到「感應道交」的相應。

真正層級高的諸佛神明,向來是以八地來作界定,祂們的修為,都是趨向「無為覺滿」的度生原則,意指祂們多數是隨緣度眾、恆順眾生,但也絕對不違因果。如當初釋迦牟尼佛準備開講法華大法時,會中竟有四眾弟子五千人等退席,佛陀亦隨緣允之,且「世尊默然而不制止」,因為佛陀了知「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而且佛陀也告訴舍利弗尊者,「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貞實,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明諸佛神明本來就了知世間一切的善惡因果,但若弟子執意如此或心起歹念,諸佛神明本是「無為」,故亦會隨順弟子所求,如佛陀面對法華五千弟子退席現象一樣。其實對於古往至今的「正法禮數」,身為弟子的我們本應遵守謹記,然而當後代弟子或執事人們,如若另有想法,或不以尊佛崇法為禮,卻以凡情輿論為要,或一再以擲筊來祈求主事神佛明示,最終得到聖筊允諾時,對其諸佛神明而言,那也只能一笑置之,或如《法華經》所云:「世尊默然,而不制止」吧!因為站在諸佛神明的立場,其實真正的感應及傳承,本來就是由諸佛神明來作主的,無論是用「發爐」或「示夢」等種種的跡象感應,這才是最殊勝最真實的指示與感應。

大家想想,若無「東漢明帝,夜夢金人」的夢感因緣,哪來現今的佛法昌盛,佛教懺儀《梁皇寶懺》,本為《慈悲道場懺法》,經文有云:「立此『慈悲道場』四字,乃因夢感,彌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後劫,依事題名,弗敢移易……」;又禪宗諸祖傳法記莂歷代皆然,東土初祖菩提達磨的傳法偈,就將禪宗法脈明定「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這五葉可云二祖至六祖等五祖,或謂六祖座下所開臨濟、曹洞、法眼、溈仰、雲門等五大宗派。再說若無慎選傳人的玄奘大師,慧眼視英雄地以三車接引慈恩窺基,哪能成就法相唯識的歷史地位。包括我們台灣普陀山普濟禪寺法脈東傳的始末,皆由毘盧觀音佛祖的悲願而緣起。這些案例都在在說明,真正諸佛神明的感應乃至法脈傳承,都是由上位者作主示意而緣起,而不是由人來祈問的,因為這是不同的層次及問題,包括諸如該不該上香的問題一樣。

當然若寺廟團體擔心上香會造成環境污染,而明定信眾不准上香,這是有可能的,也是情理之事,但若遇到寺廟重要慶典或辦大事,乃至效勞生利生時又可上香的方便,這又似乎有些「只許官家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的感覺,當然我們本來就應該遵循每個寺廟所規定的寺規去執行,只是在這人云亦云,乃至似是而非的狀況下,提出一些看法給大家來參考。

就說大家常將「上香」及「燒紙錢」當作空氣污染的始作俑者,其實這個地球是有形界及無形界的共同資產,世界動亂的根源及暖化的態勢,絕非單一事件能造成。其實大家細細自忖,當我們不斷挑戰傳統,甚至數典忘祖,而刻意界定自以為是的現代氛圍,因此產生前所未有的失序情形,如拾金不昧的狀況不復再有,如貞節守寡的情操難得一見,如兄友弟恭的情誼變成對簿公堂,如孝養父母的義務變成殺父弑母,如禮義廉恥的美德變成寡廉鮮恥,甚至因明顯的道德淪喪、人心不古所展現的社會問題更是層出不窮……。

再如核能開發導致罹癌重症、酒駕肇禍而令家破人亡、貪污弊案致使民風不振、教改亂象令人無所適從、食安風暴驚爆官商勾結、選舉異相造成發展延宕等等。其實這些急於解決的民生問題,遠多於、遠重於因「上香」或「燒紙錢」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可惜的是人們總是站在自我的立場去看待一切事情,最終許多的問題,只能淪為眾說紛紜或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狀況,而且多數贊同者,多屬駝鳥閉塞心態、唯恐曝光反遭不測,故我也只能站在一個禮數之道的立場,來講述這樣的道理,希望讓有緣者各自去評斷及信受了。

閱讀更多有關“探究生命之光”

學佛修行一定要吃素嗎?

對於「學佛修行一定要吃素嗎?」的問題,相信老佛教徒一定是百分之百的肯定及贊成。甚至說這是佛制戒律,其實先撇開吃素與修行的問題,吃素對人體而言本來就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拿錢蓋寺廟而不蓋醫院呢?

這是一般人常會遇到的問題,當然我覺得碰到這樣的提問,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的。但如果今天發問的對象,是你有心要度化或者是你的親友

唸經的目的是為什麼?

在《景德傳燈錄》卷四中,禪宗四祖道信大師曾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意思說世間的一切事,全部存乎一心,所以當我們想要唸經

「地理風水」到底重不重要?

這個問題要討論起來,範圍實在太廣了,就一個解脫者來說,其實當他能夠契入整個宇宙的能量,也就沒有因生滅現象而產生所謂的地理風水等問題。

供佛時需不需要以開水供佛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多數的寺廟法師,可能都會認為「供水」如此的行為,只是「表法」之用,水只是一個清澈之意,尤其諸佛菩薩早已成就了佛道,哪需要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