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常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又說「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這個「戒、定、慧」三學,我們很容易認為,所謂的「戒」,就是指持戒,如在家眾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而出家眾就是指持四眾戒或菩薩戒等;至於「定」,就是要我們修學禪定;而「慧」,無非是博覽諸經等等。其實這些都只是「靜中養成」的部份,佛法的作用及殊勝,在於「動中磨練」所產生的無漏智慧。

其實所謂的「戒」,簡單地說就是「遇事所具之正知正見」;而「定」,就是「日常身心的謹言慎行」;至於「慧」,就是「言行得宜的分寸拿揑」;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所學的佛法,如果只能用在講說辯論上,那佛法只是淪為學術研究的範疇,只是束之高閣的花瓶罷了,我們所學的佛法,如果沒辦法用在生活上而離苦得樂(了生),如果沒有辦法解決生命的問題而超越生死(脫死),我們真的枉費兩千六百年前佛陀祂老人家終其一生,苦口婆心為我們示範的娑婆生活寶典及人間遊戲規則的用意。

我們要知道修習「戒、定、慧」的終極目標,自然是以顯發「般若佛智」為目的,而此佛智卻又不是可以求得的,它是每人本具,所以六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可見這本來的佛智,是藉由禪修的行為及禪定的功德,達成如來自性顯發的作用,這也是「由定發慧」的意思,至於禪定的功德,勢必藉由如實的持戒觀念而生起,這也是「由戒生定」的原意,所以以下我們就來介紹什麼是正確的持戒、禪定及修慧。

所謂的「戒」,絕不是表相的持戒而已,我們現在都可能看到某些持戒的人,常以自身的戒律去要求別人,常以持戒精嚴而沾沾自喜,這些都不是「持戒」的本意,我的意思不是否定戒條的持守,如修行人持守「毘尼日用」,即可以藉由不觸犯這些微細的戒條,而端正我們的身心,培養我們的敏銳心,但持戒的最大作用,絕對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而且真正的持戒,更需依靠「正見」這個方向的引導,所以八正道,首重「正見」,所以持戒就是「遇事所具之正知正見」,怎麼說呢?如果一昧持戒,但所了知的佛法及戒律不夠透澈,那反而是更加嚴重的邪知邪見,甚至是以盲導盲,如《梁皇寶懺》卷五中所云「華光比丘」的案例:

如華光比丘,善說法要,有一弟子,恆懷憍慢,和尚為說……都不信受,於是弟子法說非法,非法說法,雖持禁戒,無有毀犯,以謬解故,命終之後,如射箭頃,墮阿鼻獄,八十億劫,恆受大苦。

這就是持戒精嚴,但對佛法知見不明,產生嚴重後果的實際案例,再說印度時代的裸形外道,甚至包括現今的某些修行人,只知一昧持戒,卻不管是否合乎中道、合乎知見、合乎戒律,這一類就是佛經常云的「戒禁取見」,可見持戒,不是表相的持守戒條而已,而是自我體證的佛法是否真能具足一定的「正知正見」,這才是持戒的真諦。

由於我們「所具之正知正見」,宛如內心有把度量的秤錘,對於萬事萬物,可以明辨是非,自然不會有過多的分別起伏,這不是印證了《六祖壇經》所云:「心平何勞持戒」的深義嗎!也就是說「心平」才是「持戒」的真諦,同樣地「所具之正知正見」,才是「持戒」的昇華。

當我們真正具足了正確的知見,我們則會更重視「因地」的修為,把握每個「心念」的起伏,讓「心」儘量維持在「善念」及「正念」的狀況,所以我們在平時自然而然就會懂得「謹言慎行」,這也才是「定」的實質功德。

或許有些人也在修禪定,但下坐後,在日常生活中,一樣的胡言亂語,一樣地行為荒誕,一樣地心浮氣躁,這怎麼可能是真正的禪定呢?所以當我們擁有正確的知見(即是戒),我們便會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謹言慎行(即是定),這也才符合經云「由戒生定」的經義。

當然所謂的「定」,必須具足「專注」的功德力,而「謹言慎行」,就是建立在「三思而後行」的專注力上,在如此「正定」的引導下,才有可能撥雲見日、塵盡光生,顯發每人本具的「般若智慧」,也合乎「由定發慧」的原意。

每個人本具的般若佛智,就如同佛陀「發現」緣起法的理論一樣,它是本來就有,而非無中生有的,所以「明心見性」,應是說為「明心現性」,較符合佛性本具的涵義。可見般若智慧,不是藉由灌頂加持等外力來開啟,而是必須仰仗自身的修練而達到。

我們每人都本具摩尼寶珠,但為何我們都看不到呢?因為我們平時都太忙碌了、太急躁了,相對我們的心就比較粗糙、比較散漫,我們的心宛如波濤洶湧的海水,海底裏縱有無數的寶藏,我們還是無法窺見一二,只有等到心如止水時,我們才能了知一切,而這「心如止水」就是「禪定」的功德,也就是平日「謹言慎行」的力量,也可說是「嚴以律己」的自律行為及知見。當我們藉由禪定的過程,可能一時靈光乍現,剎那間我們會與自身的般若佛智相應,這時會有一種「清明透澈」,宛如「心如止水」平穩的作用,那就是「定」的力用,當然要擁有正定的功德,事前必須具備正見的薰修,這才是名符其實「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的真諦。

然而縱因禪定而有些許般若佛智的顯發,但多數的人都只是剎那清明、稍縱即逝,離開了佛堂,蓋起了經書,我們的無明煩惱,不曾停歇,所以藉由禪定而真正啟發本自的佛慧,一定會反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處事「合乎中道、不違因果」,也就是凡事「言行得宜的分寸拿揑」,意指當我們遇到任何的順逆境界時,我們都能以包容心、柔軟心、清淨心、平等心,以慈悲喜捨去應對、去圓滿時,這就是智慧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最佳的詮釋。簡言之,當我們凡事都知道什麼時候該做如法的事,什麼時候,該說圓滿的話,這不就如同孔子所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的道理嗎?

佛陀的一生,就是體現「戒」(遇事所具之正知正見)、「定」(日常身心的謹言慎行)、「慧」(言行得宜的分寸拿揑)之最佳表現,如《四十二章經》云:「有人聞佛道守大仁慈,以惡來,以善往,故來罵。佛默然不答,愍之癡冥狂愚使然。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實禮如之乎?」曰:「持歸。」「今子罵我,我亦不納,子自持歸,禍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追形,終無免離,慎為惡也。」

你看佛陀一生面對逆境惡緣時,因祂了知世間一切的真相,乃虛幻不實之相,這就是《般若心經》所云:「照見五蘊皆空」之理,如此凡事正知正見的見地,其實就是「戒」的極致。而佛陀能夠耐住性子,聽完問難者無禮的辱罵,雖是當事者,卻體現「旁觀者清」的修養,如此地謹言慎行,就是「定」的功夫。而最難得的是,佛陀以種種的言說譬喻,不動怒氣、不違因果、不傷對象且循循善誘地回答問難者,同時藉機教化弟子修行的重點,如此言行得宜的分寸拿揑,就是佛智,也是「慧」的最高境界。

所以「戒、定、慧」三學,是佛教修持的基礎,如果不能深究其意義,總有未解如來真實義之憾,故就其三學,我以個人所學,提供給大家一些參考:
戒:
一、用在自修:舉凡聲聞菩薩戒、止持、作持戒皆可。
二、用在生活:遇事所具之正知正見。

定:
一、用在自修:舉凡靜坐禪修皆可。
二、用在生活:日常身心的謹言慎行。

慧:
一、用在自修:舉凡聽經聞法、閱藏讀經皆可。
二、用在生活:言行得宜的分寸拿揑。

閱讀更多有關“探究生命之光”

學佛修行一定要吃素嗎?

對於「學佛修行一定要吃素嗎?」的問題,相信老佛教徒一定是百分之百的肯定及贊成。甚至說這是佛制戒律,其實先撇開吃素與修行的問題,吃素對人體而言本來就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拿錢蓋寺廟而不蓋醫院呢?

這是一般人常會遇到的問題,當然我覺得碰到這樣的提問,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的。但如果今天發問的對象,是你有心要度化或者是你的親友

唸經的目的是為什麼?

在《景德傳燈錄》卷四中,禪宗四祖道信大師曾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意思說世間的一切事,全部存乎一心,所以當我們想要唸經

「地理風水」到底重不重要?

這個問題要討論起來,範圍實在太廣了,就一個解脫者來說,其實當他能夠契入整個宇宙的能量,也就沒有因生滅現象而產生所謂的地理風水等問題。

供佛時需不需要以開水供佛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多數的寺廟法師,可能都會認為「供水」如此的行為,只是「表法」之用,水只是一個清澈之意,尤其諸佛菩薩早已成就了佛道,哪需要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