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實相差別義,火難解厄看念力,清淨心同不動地,九橫無瞋沒問題。

《普門十要》的第六要,我們要談的問題是,《普門品》 裏談到「火不能燒」的狀況是怎麼樣的呢?偈云「文字實相差別義,火難解厄看念力,清淨心同不動地,九橫無瞋沒問題」。

對於經文的內容,首先大家要有一個認知:所有一切的經 文,都一定有它文字義的說法!也有它實相義的詮釋!在文字 義上來講,有深有淺、千差萬別,但只要合乎經義者,不致產 生太大的偏頗,只有層次的深淺!但在實相義上,幾乎是沒有 辦法用任何的語言及文字來詮釋!如《金剛經》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偈語第一句說「文字實相差別義」,這是說明任何經文都有「文字義」及「實相義」的不同詮釋。

翠峰禪師聽到黃檗禪師的名字,非常高興,因黃檗禪師是個悟道的聖者,所以問道:「平常黃檗禪師是如何教導學生呢?

臨濟禪師本身也從黃檗禪師那裏得到了體證,所以對翠峰 禪師說:「能用言語表達的東西都不是真理,黃檗禪師是從來不用言語教導學生的。」

翠峰:「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教導,學生如何參學呢?

臨濟說:「教導是有的,只是不同於一般言說,有時揚眉瞬目,有時棒喝打罵,若論教授,一字也無。」

翠峰:「能否舉個例子?

臨濟:「我是舉不出例子的,因那是足跡所不能到達的境地,就如一箭射過西天。」

翠峰:「足跡不能到達,心念總可到達。」

臨濟:「如果一定要心念到達,那就有所偏差了。因為有到達的地方,也就有不到達的地方。」

翠峰:「如果完全封閉語言意念,那我們如何見道呢?」 臨濟:「當下見道!

所以站在實相的角度,幾乎是「動念即乖」、「不著痕跡」 的,如佛陀靈山會上拈花,摩訶迦葉破顏微笑;菩提達摩以「毫無功德」、「廓然無聖」回答梁皇武帝;再則六祖惠能用「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回答惠明, 又惠明再問:「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云:與 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這些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的修行境地,真是言語道斷、不立文字的,所以筆者只能儘量用大家最能領受、最能夠瞭解,又不失本意的方式來說明!

經云「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這裏說,如果有人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一心稱名,縱使他遇到火難,這些有形或無形的烈火都不能傷害他的身心,這全是仰仗觀世音菩薩神通廣大的威神力故。

這裏的「大火」,除了一般有形的大火外,當然還包括了無形的瞋火,及更深層實相上的涵義。因為諸佛菩薩所有一切的教化,必有其深淺的涵義!所有的經文,從表相的文字義上來看,可能是指遭到實際的火燒,或是內心所起,或是外在引 發的瞋恨之火,而當眾生不管受到的外難或內難時,只要你在 當下能從一心稱名達到一心不亂的境地,觀世音菩薩都會伸出救度之手幫助他們!所以說「火難解厄看念力」,當我們碰到無論有形或無形的「火難」時,想要消災解厄,最重要的是看我們「一心稱名」乃至「一心不亂」的專注力到哪裡而定的。

但從更深層的實相義來說時,這也是在告知眾生,如果能 夠在那受難的當下當中,他們可以生起無比的清淨心,或在當 下契入空性,在那當下當中,自然而然,他的心與觀世音菩薩 的悲願,達到一個無二無別的境界,這時,就不像文字義的經 文所說,是由觀世音菩薩來拯救他,他自己在那當下就是觀世 音菩薩,而來淨化這一切火難,因為沒有主從之分,所以眾生 也就沒有救度或是被救度之別了!

所以偈語說「清淨心同不動地」,當我們能在受難的當下,清淨心乃至專注念,與觀世音菩薩達到無二無別的程度時,其實在那剎那當下,我們已經等同八地不動地之諸佛菩薩能量了。

當然或許有人會問,如果在實際的火難裏,眾生如果能夠 一心稱名,真的大火就燒不到他嗎?

其實,無上甚深的微妙法,本來就不是一般的眾生所能理解的,但是只要有人真正在那當下當中,他能一心不亂,他能 契入空性,就算是大火在燒,現實社會中不是也有人在火災裏出來而安然無恙的嗎?這當然是算表相的;另外就算是他被火 燒了,但是他的心卻在火燒的當下當中去解脫,那他也算是「火 不能燒」,因為這其實就是觀世音菩薩以「威神力故」,在當下 當中去救度這個眾生,但是有幾個人能瞭解這層道理呢!最後說「九橫無瞋沒問題」,只要我們「一心稱名」的功夫,能夠達到「一心不亂」乃至「清淨心同不動地」的境界時,縱使遇到了《藥師經》所說的「九種橫難」,一樣有辦法化險為夷,離苦得樂的。

更深層地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論貴人相助、好運連連, 乃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種種奇蹟,無非都是諸佛菩薩慈悲 喜捨的示現,哪是單靠人間有形的努力,即可化解與達成的!

所以《藥師經》佛陀對阿難說:「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 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獨覺, 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唯除一生所繫菩薩。」

第一:如果你碰到的是有形的大火,你能於當下一心稱名達到一心不亂,福慧具足時,有可能在大火裏感得觀世音菩薩的相應,以甘露法水救度而安然無恙。

第二:就算他被火燒死了,他的心卻在火燒的當下沒有瞋恨、沒有抱怨,其實這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故」,所以也算是菩薩的救度。

第三:眾生在受難的當下,若能生起無比的清淨空慧之心,在那當下自己與觀世音菩薩的悲願無二無別,此時自己的能量就等同觀世音菩薩,本身即具足功德而可以來淨化這一切火難了。

第四:眾生平時常行禪定,習以契入金剛三昧正定,若遇 緊急厄難時,一念精進,證入金剛三昧,縱使是有 形的水火,一樣可以毫髮未傷的。

佛陀曾說過,以前在拘留孫佛時代,他的座下有兩大弟子,一個是等壽比丘及另一個是大智比丘,有一次兩位弟子,在郊外洞窟中入了甚深的金剛三昧正定時,因為入定時間太久,附近牧牛及撿柴的樵夫發現他們一動也不動,以為他們已經坐化往生了,於是便撿了柴火及乾草,堆在兩個比丘身上,點火將他們火化了。

不久柴火燒完,兩位比丘竟然毫髮未傷的起身,完全不知剛才發生的事情,第二天早上照常去村裏托缽,那些村民看了 都嚇一跳,以為是見鬼了,後來確定他們是真的活著,直呼「不 可思議」,於是等壽比丘及大智比丘,就被人們尊稱為「還活」 比丘!可見只要有辦法入金剛三昧正定者,是一般的水火都不能傷的!

第五:如果遇到外境無形的瞋火時,眾生當下若能一心稱 名,藉由菩薩的威神力加持,自己當下即是清涼地 菩薩,自然「火不能燒」,這是指無形瞋火的!

試想,如果別人罵你或障礙你時,你能於當下「清淨念佛」,那念佛的心一定很平靜,既然平靜,你就不可能邊唸佛邊罵人,如此這外境之火又怎麼能影響你呢?反之,如果你能 邊念佛邊罵人,那心自然不「清淨」,不清淨的心,觀世音菩薩又如何與你相應,而來救度你呢?

這《普門十要》的第六要,主要談的問題是《普門品》 中講到「火不能燒」的狀況是怎麼樣的呢?

偈云「文字實相差別義,火難解厄看念力,清淨心同不動地,九橫無瞋沒問題」。

閱讀更多有關“回歸觀音淨土-普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