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心好就好,幹嘛學佛」的提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感覺上好像也沒錯,誠如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要初學的惠能去隨眾作務,沒想到利根聰慧的六祖竟對五祖云

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意思說,弟子隨時心好,就是功德,幹嘛還要學佛或作務等修行呢?

其實這句話在「理上」是沒有錯,但在「事上」,問題就看我們能不能做得到?尤其我們捫心自問,誰能隨時「心好」呢?如果我們能時時刻刻都「心好」,那當然可以不用「學佛」,因為我們的言行舉止所體現的,就是聖人的言行、諸佛的行持,

這如同《六祖壇經》所云:「心平何勞持戒」一樣

當我們的心隨時是平穩的,心平了當然不用持戒。什麼叫「心平」?你現在過來,我打你一巴掌,你內心毫無瞋恨、不動一念,這叫「心平」;我現在讚嘆你,你也不會特別歡喜、沒有起伏,這叫「心平」。所以當我們有了這等工夫,我們自然不需再持守任何戒相,因為我們的般若佛智,已在日常生活中表露無遺,但是如果沒有這等工夫,我們當然要一步一腳印的來持守各類戒條,才不致於顛倒失序。

同樣地道理,當我們沒有辦法達到隨時「心好」的境界及程度時,我們還是要從「學佛」的基礎功夫做起,因為「心好」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而「學佛」卻是持之以恆的功德力。而且一個人,本來就應該具備「心好」及「善根」的天性,但有這樣天性的人,並不代表他會學佛,而且只有「心好」而沒有學佛的人,卻會因為種種境界及外緣,生起諸多的惡念,但是如果藉由學佛修持,可以讓自己在每分每秒當中,保持這樣「心好」的狀態。

閱讀更多有關“不說你不知道”

佛教燒不燒紙錢呢?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要以超越宗教的立場來看待,也就是說「燒化到底有沒有用」?還是「燒化只是無知與迷信」的行為?

「開光」只是「開心光」而已?

這個問題,或許是許多佛教徒心中的疑問?多數的人會想:「佛菩薩都已經成佛了,還需要凡夫來開光嗎?縱使是佛像安座,也只是安人的心罷了

出家人還會卡陰嗎?

我想這樣的問題,對於多數佛教寺廟團體乃至從醫療科學的立場來看,一定會說「絕無此事」。若說以有形治療為主的醫學界

晚上或七月可以讀《地藏經》嗎?

這個問題,相信是一般人與許多佛教徒的疑問,晚上或七月到底可不可以誦《地藏經》呢?因為擔心誦經後,又會召來無形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