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中國歷來往生超度時,常遇到的問題,中國人對於先人「慎終追遠」的儀禮,向來考究講求,尤其古來對至親者,尚有守孝丁憂三年之舉,所以對於《地藏經》中:「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之事,自是為人子孫理所當然,乃至最後盡孝的機會。

早在漢朝開始,朝廷即規定官員必須要丁(逢)憂三年的制度,在《大清通禮》中云:「凡喪三年者,百日剃髮,仕者解仕,士子輟考,在喪不飲酒,不食肉,不處內,不入公門,不與吉事」;而《大清會典》云:「不娶妻納妾,門庭不換舊符」。古人如此的規定,先不論往生佛事圓滿與否,單就如此耗時費力的誠敬大禮,我想就不是現在講求速成的人們可以做到。

因為不知曾幾何時,中國禮儀之邦的美談,早已蕩然無存、淪為笑柄,莫說守孝三年的孝行,就連四十九天中陰超荐的基本要求,都可以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偷斤減兩地以「切七」方式含糊帶過,這實在不是一個為人子孫應有的行為。

尤其近來大家慣以「臨終關懷」,乃至「中陰救度」,代替了真正對亡者利益最大的「往生佛事」,多數人甚至以為八至十二小時的助念圓滿,就等於亡者超生淨土的保證。其實「臨終關懷」並非等於「中陰救度」,而縱使是「中陰救度」,也並非等於「往生得度」,但因鑑於藏傳佛教近來在台灣的興旺,加上配合殯葬禮儀社或寺廟團體建議,改用「切七」乃至「隨堂超荐」方式來超荐亡者,這部份各宗各派也各有說法,對一般人而言還真是無所適從、莫衷一是。

先說所謂的「切七」情形,因為現代人時間寶貴及緊湊,業者會方便在告別式之前,做完傳統所謂「七七」的佛事,由於時間不是亡者的正七清醒之際,故名為「切七」。這部份完全是因為考量時間的因素所致,我們實在不願置評,但如果真的是一個孝子,我認為長輩一生為我們付出的時間與精力,不知比這四十九天多上幾百倍呢?

一者,時間上,並不代表每個亡者的正七時間,都是在隨堂超荐的時間裏,那麼亡者處在昏蒙過程,其領受功德有限。二者,行事上,大家想想,我們在娑婆的惱人問題,你認為是由一個法師對上百人一起宣說放下之理有效呢,還是藉由法師一對一對我們應病予藥的開導有效呢?同樣地,亡者的超荐也是如此,但如果真的照這樣子的說法及作法,真的會造成多數寺廟團體的麻煩,但這卻是對亡者最有利的方式。

三者,人事上,不管往生佛事多少人為其助念誦經,對其往生趣所,並沒有絕對的關聯。確切地說,能否感得諸佛的救度接引才是重點,不然經典為何說「匪仗如來之慈願,曷解惡趣之倒懸」,所以這與助念誦經的法師與信眾人數多寡沒關係,就像世間人最重視的「告別式」,其實大家平心而論,這個名為「告別」的儀式,多數是以「充場面」、「充人數」作為最後告別的方式,對亡者是否真能達到加分作用不得而知,但實為「著相重排場」的成份居多,所以實際上能得到的功德,實在有限,誠如永嘉大師所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那麼如此勢必飛箭還墜己身,於亡者實無助益啊!

總結來說,現代人常為一己之便,而改變了宇宙的定律,所有的亡者勢必在他們正七的時候才會醒過來,但是一般人常覺得,只要一個人一旦往生了,那就是代表結束,尤其是當父母得到重病,或當他們的長輩往生時,一般人唯一想到或感覺到的,或許就是「輕鬆」兩個字,否則古諺為何說「久病無孝子」呢,但是如果真的是一個孝子,那更應該經得起時空的考驗才是,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啊!

大家要知道,一個人往生後到下一世投胎之前的期間內,我們稱之為「中陰身」。中陰身是一個概稱,簡單說,就是此生完成至來生開始,這中間的一個過渡期,因處六道外的冥界狀況,故稱之為「中陰」。藏傳佛教甚至將人的一生至死分為六種中陰現象,在《西藏度亡經》中云:「中陰法者,總有六相:一者處胎,二者睡夢,三者禪定止,四者報盡命終,五者命終入法界觀,六者又複轉生」。

這也等同〈中陰身的概述〉(噶南卓仁波切開示)中所說,所謂的中陰:「只要有生即有死,中陰不是死後才有的,由眾生至成佛前,分分秒秒都是處於中陰身,中陰身一般可分成六個階段:(1)生後中陰(2)睡夢中陰(3)禪定中陰(4)死亡中陰(5)法性中陰(6)生有中陰等等。

誠如此書中云:「其實生後中陰、死亡中陰、睡夢中陰也沒什麼差別,死亡跟作夢也是一樣,所有生前的習氣,在死亡時就會顯現,我們睡眠的時刻,就是一個小死亡,誰也沒辦法確定,是否明天自己仍醒得過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好好把握現在醒著的時間,儘量去除自己不好的習性,萬一面臨死亡中陰或是法性中陰時,意識就不會慌亂,否則,一不小心就會使自己投生至下三道,而陷入輪迴的種種痛苦。」

另外也有將中陰分為三種,所謂的入睡類似「臨終中陰」(死亡中陰)、做夢類似「受生中陰(意生身)」(生有中陰)、「法性中陰」三種,又在〈解開藏傳佛教的神奇密碼〉(四川色逹喇榮五明佛學院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所著)書中云:如果生了致命的大病,則是從發病開始,逐漸走向死亡,直到死後法性中陰出現之前的過程,就是臨終中陰;在臨終中陰之後,開始看到強光、聽到吵雜的聲音、出現很多憤怒本尊等景象的過程,就是法性中陰;從投胎前尋找身體以及開始投胎的過程,就是有中陰,或說輪迴中陰(受生中陰)。在這三種中陰期間,都有獲得解脫的機會。

其實藏傳佛教這樣的說法,在漢傳的《華嚴經海印道場懺儀》中也曾提到:「與彼亡者,作勝善根,則多獲福德。……第一七日時,彼生滅中有身命終生時,引夢境有之中有身起意身。乃至生佛國。……第一七日中緊切追薦。則後七七日中。易得度脫也。若第一七日中。若不緊切追薦。後七七日中。難救拔也。……其中有身壽命。七七四十九日中七番死時受報。

這裏所說,指的是在頭七的時候,亡者會從生滅中有身(三種中陰之「臨終中陰」或六種中陰之「死亡中陰」)壽命夭亡,由於中陰身是生滅現象,而且死後又活起來,接續著生起另一期壽命的中陰身,此時即「正七」亡者醒時之際,如果在這亡者意識最清明的狀態下,能夠得蒙救度,尤其是幸蒙冥陽兩利的諸佛救度時,那真是亡者最大的福報。所以《華嚴經海印道場懺儀》中云:「前受業報人生滅中有身者,此時境已滅發起後時境相等之中有故,與彼亡者,作勝善根,則多獲福德,不受業報。

因此時的中陰身最為聰利,如若能夠得到諸佛救度,那麼諸佛即可激發或引發此中陰眾生多生累劫、如夢如幻八識田裏所有行善修持的種子記憶(即所謂「引夢境有之中有身」),這也是懺文所云:「既召請已,普皆雲集,以愍念心,讚嘆慰喻,令歡喜已,渴仰於法,善來諸佛子,曾結勝緣故,今遇此佳會,勿得生憂怖,一心渴仰法,不出於此時,戒品而沾身,速令離苦趣」的用意。

因為諸佛救度的功德,令中陰眾生憶起及激發多生累劫修道的因緣,故於夢境中有而生起「意身」(指中陰趨向修行之意生身),如果功德力具足,中陰眾生還有可能得生淨土,故經云「乃至生佛國」,因此時中陰屬於最清明的狀態,相對領受功德的能力也較強,這就是說明為何要在「正七」做功德的經證。

而在《西藏度亡經》中也談到,中陰眾生滅後醒時,是最清明聰利的情形,經云:「死者之靈識於初期及中期兩中陰境方將轉替之時,如睡後方欲醒之頃,忽而頓覺較前清明。……通常死者于此時如從睡夢醒覺,確知已死,然其妄想未除;又亟欲求生之妄念,即於此時將發軔也。

這段經文明確說明,亡者於中陰交接之期,實為「睡夢醒覺」,自然倍感「頓覺較前清明」,故在此時(正七),所做之功德力,必有事半功倍之效。

這個不同中陰的生滅現象,道教以「三魂」解釋,一般說法人有三魂,一魂在肉體,一魂在牌位,一魂在墓地,但事實上並非每個人往生後都有牌位及墓地,所以這樣的說法,有層次上的差異。至於佛教則以「三身」來概括,以釋迦牟尼佛為例,祂以化身應世,當成佛之際,當下即證入祂的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與圓滿報身盧舍那佛的境界,三身合而為一。

當然這部份因為在密教與顯教的領域裏,本來就各自不同、難以論說,但若以顯教的立場來說,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業報身(肉體靈),也有清淨純潔的原靈(即是每個人最初的生命現象,層次各有不同),但因我們輪迴六道已久,本靈與業報靈早已混淆不清,或說被包裹於意識的深層而渾然不知,除非現世之中得遇根本上師垂教,有可能產生所謂的「靈動」(靈魂激動)的現象,或者在往生時,得蒙根本上師接引,有可能喚起原靈修行的記憶,而得以回歸本位。

但是一般的眾生經過無數的輪迴,往往幻化在世間的這個色身(業報)靈魂,早已經不知他的本源是誰?他的本源在哪裏?所以縱使一般的修行人,也無法在壽終之時與他的原靈(或本源)去產生一個契合的現象,因為這端賴此人,在世間輪轉的次數及受污染的狀況而有差別,如此之人可能必須要經過幾個阿僧祗劫,才有辦法在往生的剎那,展現出他的自性光明,乃至與他的原靈去產生一個契合,否則只能生生世世模模糊糊地重覆輪迴生死而已。

但就一個大修行人而言,他的原靈都是在自己的常寂光淨土裏,但這個原靈又與千百億化身在娑婆世界的肉體靈(業報靈),彼此之間有著密不可分息息相關的因果。尤其在今生之中,如果有幸得蒙根本上師乃至諸佛如來的示教利喜,那麼想必此肉體靈,藉由生前的修持及聞法修道的功德,所有一切的想法與做法,都是一門深入的專一思惟,那麼在他往生的剎那(即是臨終中陰之際),等到心光展現之時(即是法性中陰體現之時),那麼他的原靈(即禪宗所謂主人翁或本來面目),自然而然會與肉體靈產生一個永遠的契合,雙雙回到本體而受生(即受生中陰現象)。

而當臨終中陰已滅,法性中陰心光展現之間,那是一個恍若隔世的夢境境相,此時我們若能心繫佛號及咒語,那麼這個夢境,也就幻滅了。此時若蒙諸佛救度,得以喚醒我們多生累劫的善根種子,乃至原靈意識,那就很容易生起法性中陰的光明自性,這就是經文為何說「引夢境有之中有身」的意思,但一般人如若沒有這樣子的能力,就會不斷地進入那個幻夢當中。

然而還有一些人或許修道不夠精進或情執深重,乃至因緣不具足或業網牽纏,如若此人的原靈與此生的肉體靈已經相認,照理說,此人在往生的剎那(即靈識離開肉體的剎那),他的原靈應該與他的肉體靈作一份契合,但或許因緣及功德力不具足,乃至業障纏身的情況下,此身的肉體靈無法與原靈去產生一個永遠的契合時,這時有可能他的根本上師及諸佛如來,害怕他的原靈,再去與他的肉體靈魂結合而去輪墮,所以原則上,會將此原始靈識先行引回,再與他的肉體靈產生一個分離的狀態,而只能無奈地任由此生的肉體靈,繼續去了他六道的一切因緣。

或許經過若干世,等肉體靈不斷修持及了業的過程,那麼等他再次契入自身的清淨法體,在自性光明浮現的過程,屆時再與原靈產生一個永遠的結合,如果兩者真能合而為一,那麼他的肉體靈,就不需要受到再次的輪迴。

所以由此可見,不管在現世乃至往生的剎那,能否有福報遇見我們的根本上師至關重要,因為當有因緣遇見自己本尊的根本上師,藉由諸佛菩薩的引領,讓我們知道自己的本源來處及原靈現象,在今生修行乃至捨報的過程裏,一心不亂地願意與他的法身性體產生一個結合的現象,這才是真正的回歸淨土。

所謂「七七日內,七返受生,諸趣往來,中陰趣眾」,又云:「補特伽羅為數取,生經七日太匆匆,如斯七七日纔終,決定受生隨業轉,七趣往來無暫止,四洲經歷莫遑居」。又云:

伏以從緣隱顯,若鏡像之有無,隨業升沈,如井輪之高下,惟天上五衰之至,及人間四相之遷,三塗之出沒紛紜,諸趣之往來雜遝。善惡極重者,即能感報,果因稍輕者,且復俟時,以未得於受身,故暫歸於中陰。何死生之數取,繇罪福之轉移,倏忽而終,壽量定於七日,變化而有,質狀比於小兒。念念不臧,形形相續,識雖聰利,性只昏蒙,不離萬法之中,強名六道之外。

另外在《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中云:「幾許時受中陰身?答曰:極遲者七七日,七日一度易身,若其七七日者即七度變身。

從這經文中我們可以知道,中陰身的期限有四十九天,經云「如斯七七日纔終」,而在這四十九天當中,中陰身的壽命只有短短七天,故會有七次之生死變異過程,所謂「生經七日太匆匆」、「倏忽而終,壽量定於七日」、「七日一度易身,若其七七日者即七度變身」、「其中有身壽命。七七四十九日中七番死時受報。」。

其實一個亡者,如果他生前是一個大修行者,那麼從他今生的生命,進入到中陰身的時候,他不需要經過七七的過程,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裏,就能夠從中陰身而去成就(可能當下,也可能頭七時),但大部份的眾生沒有這樣的功德力,所以只好在七七日內廣做功德,以助亡者,故經云:「善惡極重者,即能感報,果因稍輕者,且復俟時,以未得於受身,故暫歸於中陰。

然而每個正七時,中陰眾生都會經歷生而復死,又死而復生的狀況,但就一般而言,頭七至為重要,在《華嚴經海印道場懺儀》中云:「第一七日中緊切追薦,則後七七日中,易得度脫也。若第一七日中,若不緊切追薦,後七七日中,難救拔也」。

這裏的意思是說,愈快令中陰眾生得度愈好,因怕中陰眾生的情執深重,脫離中陰時間愈長變數愈大,這是就一般以「人」為主的法會而言,然而如果福報夠大,能夠得蒙諸佛救度接引者,當然七七佛事愈圓滿,功德自然愈具足了。不管如此頭七的法會還是很重要的,大家想想,為何普濟禪寺在頭七為亡者所舉辦的藥師寶懺法會,能夠讓所有的亡者得到具足的功德力,而且能夠讓病苦執著的意識,馬上脫離上世的意識執著,當然主因是「有佛救度」,然而也因亡者「正七方醒」的真理,尤其頭七是亡者離中陰身生命結束時最近,並且又是第一次清醒的時間,所以中陰眾生能夠在最強烈的情況下,去接續他多生累劫具足的一切善惡種子,而當諸佛菩薩去教化他時,一定會把他的神識召引到牌位當中,讓他來參與,並領受法會的一切功德!

然而縱使在其他的七做功德,也必須要在真正的「正七」裏來做,因為所有的亡者是在每個七才會醒過來的,此乃宇宙大自然界不變的定律,也因如此,中陰身才能在最清明的狀態下得度的。

由於中陰眾生執取前一世的身形,故無論何道中陰,皆因其道而轉生,如《雜阿毘曇心論•卷第十》:「隨行者各如其趣,地獄中陰如地獄形,乃至人天如人天形。……菩薩中陰,光明徹照百億天下。…欲界餘眾生中陰身量?如有知小兒形,諸根猛利故,以顛倒想入胎。

又《華嚴經海印道場懺儀》中云:「隨所應生,處滅時中有身,亦與各自彼本有之身中有身相似也。」而在《中陰經》中說到:「識神染其形,輪轉五趣中」。又《西藏度亡經》云:「迨至今時,猶自以為如夢醒後,複還受有,與汝生前相似之一色身」。所以在水陸經文說:「變化而有,質狀比於小兒」。一般而言,中陰眾生身形較小,約六七歲小兒,此時的他們,由於情執妄想深重,所以在每個短暫生滅的念頭中,都是念頭昏沉乃至意識模糊的狀態,也因為如此,所以他還是執著於生前的一切形相及習氣,而有「念念不臧,形形相續」的狀況。

當然很多人會說,中陰眾生不是神通自在的嗎?其實中陰眾生雖有通力,但非無漏,而且只要妄念不除,又何來神通呢?如《西藏度亡經》云:「中陰有情各皆具有其有漏通力」,經中再說到中陰眾生實為聰利敏銳

一者、中陰有情各皆具有其有漏通力,對於導示,多能領悟明瞭故;二者、人于生時,或耳根不靈,不善聽聞,而彼于中陰受身,則聞性無不具足靈敏故;三者、中陰有情,常為驚慌恐怖之所驅迫,彼固已自計有何善法,令彼脫離之,故於種種導示,亦極願樂欲聞,且彼本無色質之身,而但有識神,心識受感,即有作用隨時隨處而能生起故;四者、其記憶力有九倍生時之強,其生時庸或魯鈍,然入中陰受身已,自有業力使之非常靈敏,對於導示,易得成就作觀故。

又在《中陰經》中說到:「欲界中陰人,塵垢悉微薄,猶如新成衣,塵土所污染,有目智慧人,抖擻塵悉去,中陰眾生類,譬之亦如是,婬怒癡微薄,聞法即得悟」。因為中陰身眾生的特質即是敏銳聰慧,所以只要他自身修為或蒙佛教誨後能夠放下執著,幾乎無處不能、飛行自在的,唯除佛陀之金剛座及母體子宮,這在《西藏度亡經》中說到:「此如通過磐石山陵邱壟泥土宮室,乃至如「須彌」山王,惟除「菩提迦雅」佛之金剛座也及母體子宮不能穿入外,餘如上述諸質礙色,即其堅巨如「須彌」山王,均能任意往來穿入通過,毫不覺其有所障礙。」

但在《西藏度亡經》也提到:「今假定死者為一般極普通之人,為業障牽使,縱經上之數數導示,終未感入其心識。」因為雖然中陰眾生的意識是較聰利敏銳,但因他的執著妄念難除,所以他仍舊無法飛行自在,神通無礙,而他的佛性被自己的妄想執著迷惑及蒙蔽,所以經云:「識雖聰利,性只昏蒙」。

但在《西藏度亡經》也提到:「今假定死者為一般極普通之人,為業障牽使,縱經上之數數導示,終未感入其心識。」因為雖然中陰眾生的意識是較聰利敏銳,但因他的執著妄念難除,所以他仍舊無法飛行自在,神通無礙,而他的佛性被自己的妄想執著迷惑及蒙蔽,所以經云:「識雖聰利,性只昏蒙」。

其實如上經文所述,我們得到幾個結論:

第一、中陰眾生需要逢正七才得清醒,故佛事超荐務必在正七舉辦,對亡者的利益是最大的。

第二、中陰眾生因無色身,故較聰利靈敏,此時何者來接引及救度,令亡者真正的離苦得樂或提昇超越,才是關鍵與重點。

由此可知,常人或為方便,或為省時,而以「切七」方式為亡者植福,其效果還是有差別的。最大的影響就是有無「參與感」,因逢正七時,乃中陰眾生最清醒之際,自然在納受法益及領受功德時,自然可以達到事半功倍之效,而切七時,多屬亡者昏沈病苦之際,功德自然有別。這個「切七」的情形如同好友宴客,如果受邀的我們,當天牙痛難耐,當然會食不下嚥,乃至重病昏迷時,自然無法赴宴享受美食,這樣終歸功虧一簣、徒勞無功啊。

若以正七與切七的差別作個譬喻,「正七」就如同學生白天到學校,拿一本《論語》,由私塾老師親自教導,不僅清晰明白,若有任何疑問,亦可當場請教,也因蒙師親授,不致有失禮懈怠之舉,這樣的學習成效必有助益,這就是「正七」蒙佛教誨的殊勝;然而「切七」情形,就猶如夜幕獨自一人臥病在床,昏睡之際拜讀《論語》,如此非但成效不彰,更是有讀沒有懂,兩者差異甚大。所以我曾就兩者差異寫過一首四句偈,所謂:「正七猶聞上師宣,親臨參與妄執遣,切七回向意識倦,亦如自學無人詮」。

其實每個人在中陰身的期間裏(指四十九天),只要是子女或家人,為他所做的一切功德,哪怕只是唸一部經、持一個咒語,這些功德都會讓亡者領受,只是差別在,如果是在正七裏啟建法會或作功德,因為亡者本身是比較清醒的狀態,所以當家人在為他做種種功德時,他就能夠來參與,而他參與所得到的這個利益,絕對是大過於他在昏沈時侯所得的利益,這個絕對是不一樣的!這是指無形法益的納受而言。

至於有形實質的東西,比方家屬為亡者燒化龍船、元寶或蓮花等等,縱使不是在正七裏作燒化,以普濟禪禪寺而言,菩薩還是會請龍天護法先將這些東西善作保管,等他下個七醒過來時,再一併交給亡者,這部份較沒有太大的差別。

雖然正七時做功德,對亡者自我心性的提昇以及對佛法的領悟,是更具足及有效的,但重點是,亡者「識雖聰利,性只昏蒙」並不可能自己得到解脫,他勢必經由「他力」的引導才能超越及提昇,所以上述才說「此時何者來接引及救度,令亡者真正的離苦得樂或提昇超越,才是關鍵與重點。」

在藏傳佛教中,很重視在臨終時,由活佛或仁波切來做中陰的救度,甚至以修破瓦法的功德(破瓦二字是藏文,即遷識或轉移之意),當作投生善趣與否的關鍵。但問題是不管修行再好的上師,他畢竟是「僧人」,除非他如同釋迦牟尼佛一樣,同時具足「佛陀」與「僧人」的雙重身份,不然中陰清醒之際,是被「佛陀」救度,或被「僧人」救度,其實差距是滿大的,因為仰仗佛力,絕對有辦法喚醒並激發我們多生累劫,極其細微乃至不足的善根,如此不可思議的佛力,可能就不是一般大修行人所能企及的。

再則現今佛教界充斥著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尤其對生命現象不解的人會說,中陰眾生聰慧奇異,他們神通自在,可以聽懂任何語言,尤其在證量高的藏傳上師教授及接引下,功德一定比較具足。

理雖如此,然而神通還是有分等級,一般中陰眾生的有漏通力,多數是指去除色礙後,比較能夠飛行自在的這部份,絕不可能因為身為中陰身而就一切神通自在了。

有位在北部往生三十多年的老人,家人雖多年來做了許多功德,但因仍有為數不少的通靈人士告知,其長輩依舊滯留家中,故其子孫來寺作最簡單的燒化功德,沒想到當晚即夢見長輩託夢云:「普濟禪寺怎麼那麼遠?」夢醒之後,家人卻因為這麼一句話,就深信長輩確實有來普濟禪寺領受功德。問其緣由,家屬告知,因長輩一生信奉基督教,所以生前不曾去過任何一間寺廟,當長輩託夢告知「普濟禪寺」四字,表示當天下午長輩真的有來寺一遭,這是其一。

其二,長輩一生從小到大,皆因小兒麻痺而不良於行,若以世間路程來看,從其住宅步行至本寺,大約四、五個小時之久,故亡者才說:「普濟禪寺怎麼那麼遠?」

這些由家屬親自體驗的夢境,是最佳的現身說法及印證,更重要地也看到了中陰及冥界眾生的一種現象—只要心存「執著」,就不可能飛行自在、來去自如的!

所以大家不要把中陰身看成一聞法就超悟,或者什麼都了然於心的狀況。尤其當一個台灣的亡者,他對於一場顯教及密教的法會,還是有何分別的。確實地說,如果此人今生或過去世沒有學過藏文,八識田裏沒有這樣的種子,他也不可能藉由人間上師的開導,而聽懂藏文的內容。這無關此人輪迴多少世才聽得懂,除非他能在每一世當中,將所學習的知識,都能深植八識田中,他才有可能聽得懂!

所以如果能依此人今生所能聽懂的語言,來做種種超度法會,那麼他的參與度,自然會比較高。如果是碰到亡者聽不懂的法會「語言」及「內容」時,不是說這場法會的功德有限,而是因為完全聽不懂時,亡者最多只能領受那份法會回向的功德,但卻沒有親臨現場的參與感,如此對亡者在超度解脫的成效上,當然會有明顯的差別,這是以由「僧」人主事的佛事法會而言,也是多數寺廟團體超荐亡者的模式。

佛陀度生,向來重視「佛度有緣」,如果一個人生前沒有與諸佛如來相應的一切因緣,或者在生前也沒有接觸佛法乃至沒有真正精進的修行,原則上諸佛如來不會有因緣來接引他,所以經云「不有因緣,無由垂範」。

然而當我們臨終之際,能夠承蒙諸佛菩薩前來接引,此人必定需要與諸佛菩薩具足一切的因緣,倒不一定說必須要在某寺做法會,諸佛菩薩才會來接引。以普濟禪寺而言,只要生前能夠在普濟禪寺修行,對於其教法及法脈東傳等法益深具信心並且依教奉行者,縱然此人今生經濟不允許,縱然無法舉辦任何往生法會,但只要他一心依止在毘盧觀音佛祖的教法下,當他今生壽終捨報時,本寺與之有緣的諸佛菩薩,還是會一念慈悲地來接引他。

談到這裏,我們可以明確地瞭解,其實對於中陰眾生最佳的救度,除了能把握正七時間為其植福超荐外,最重要就是亡者是否真正具足「福報」,得蒙諸佛如來的親臨教誨、破迷啟悟,縱使亡者聽不懂人世間的法會語言及內容,但只要真能蒙佛接引,那麼諸佛如來有無限的妙法,無上的心法去教導受荐的眾生,這非關語言文字,而是以心相傳,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曾有一位信徒,為其外婆在本寺啟建兩場獨姓法會,於六七佛事圓滿,以最客觀的擲筊方式,得知其外婆已提昇至本寺菩薩座前為龍天護法,信眾歡喜之餘不免心有所想,念及外婆一生文盲,亦未有學佛修道因緣,何以短短兩場法會因緣,就能得生淨土,這是常人合理的懷疑,為解信眾之惑,本寺毘盧觀音佛祖金口宣說:弟子啊!為師的曾告訴你們,一個人的修行,乃是生生世世一切修行種子的累積,從今生來看,你的外婆或許並沒有接觸到佛教甚至佛法,但是當弟子有這一份的孝心,在你的外婆往生之後,能在普濟禪寺幫她所作的一切功德,讓她具足福報,讓為師的有因緣去喚醒她多生累劫的修行種子。

因為你的外婆從唐朝一直到明朝,有好幾世都是在普陀山普濟禪寺作出家僧眾,而就連弟子在唐朝那一世,還是你外婆的出家弟子,也因為如此,你今生才會有為外婆啟建法會的因緣,也藉此報恩了業外婆與你在那一世的師徒之緣。

所以總結來說,亡者一定要在正七做佛事,他才能完全清醒地參與法會、聆聽法要,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得蒙諸佛如來的救度,才是得生善趣及回歸淨土的不二準則。

閱讀更多有關“探究生命之光”

學佛修行一定要吃素嗎?

對於「學佛修行一定要吃素嗎?」的問題,相信老佛教徒一定是百分之百的肯定及贊成。甚至說這是佛制戒律,其實先撇開吃素與修行的問題,吃素對人體而言本來就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拿錢蓋寺廟而不蓋醫院呢?

這是一般人常會遇到的問題,當然我覺得碰到這樣的提問,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的。但如果今天發問的對象,是你有心要度化或者是你的親友

唸經的目的是為什麼?

在《景德傳燈錄》卷四中,禪宗四祖道信大師曾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意思說世間的一切事,全部存乎一心,所以當我們想要唸經

「地理風水」到底重不重要?

這個問題要討論起來,範圍實在太廣了,就一個解脫者來說,其實當他能夠契入整個宇宙的能量,也就沒有因生滅現象而產生所謂的地理風水等問題。

供佛時需不需要以開水供佛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多數的寺廟法師,可能都會認為「供水」如此的行為,只是「表法」之用,水只是一個清澈之意,尤其諸佛菩薩早已成就了佛道,哪需要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