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或許是許多佛教徒心中的疑問?多數的人會想:「佛菩薩都已經成佛了,還需要凡夫來開光嗎?縱使是佛像安座,也只是安人的心罷了!」其實,這樣的話是有待商榷的。嚴格說,若禮拜供佛之人,隨時能夠保持心念正直及清淨,縱使佛像不開光,諸佛菩薩也會護佑,這是沒錯的。但問題是,眾生的心念忽而興善,時而作惡,要常常正念分明、夜寐清淨,實在不易,所以只好藉由如法的開光儀式,祈請諸佛菩薩之真靈正駕降臨人間,接受弟子虔誠的供養,以表禮敬之意。

簡單地說,只要心念時存清淨無染,當下即可與無形的諸佛正靈相應,但若要以有形之神佛金身來行供奉之實,那則需依有形如法之儀禮,才能與諸佛如來達到感應道交的契合。所以「開光」絕非「開心光」,而「安座」也絕非「安人心」而已。有關「開光」的問題,我以三點來佐證說明:

第一、因「經證實理」而行開光之禮:
有關佛教開光的問題,其實在三藏十二部中早已論及,在《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中說到:「是故一心求造圓滿,若圓滿已,令前知法阿闍梨,依真言儀軌,請佛安像,供養慶讚,即得如來賢聖降臨(指諸佛菩薩的真靈正駕),隨喜成就功德」。又《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云,凡佛像安座之日,皆需「先揀吉星吉日,於結界勝地清淨之處,陳設傘蓋幢幡香華燈果」。依此儀軌,必蒙感召,所以經云:「復有請召,願賜降臨。地水火風神等,往本界中,發善心愛敬,所安佛像經百千劫,護持施主及子孫眷屬」。甚至在《佛說造像量度經》中,佛陀曾對尊者舍利弗說,後世弟子若有造設佛像者,應該有一定之度量標準及尺寸(如同魯班尺之定規),經云:「佛言,善哉舍利弗,我今暫升天土,未旋斯間;或示無餘涅槃之後。若有善人,思睹瞻仰,及為自他利益作福田故,願造容像者,則須遵準量度法為之,如來身量,縱廣相稱」。

可見釋迦牟尼佛,對於後代弟子雕塑佛像供養,有很嚴謹的規範,可惜末法不求甚解者眾,以偏概全者多。其實供佛造像的功德無量,佛陀曾告訴帝釋說:「若復有人能於我法未滅,盡來造佛像者,於彌勒初會,皆得解脫」。而佛陀本身也是生生世世供養佛像,故得今生金剛不壞之體,所以佛陀告訴波斯匿王言:「我於往世為求菩提,以眾寶栴檀彩畫等事,而作佛像,過此會中人天之數,以斯福故,雖在生死,未盡諸惑,然所受身,堅如金剛不可損壞」。可見供養佛像的功德,真是福不唐捐,無可限量的!

然而這一切的功德,還需「圓滿如儀」的佛像開光及安座儀禮方可達成,否則只是有漏善罷了,尤其現今有許多佛教徒,因宅中所供奉的佛像,未經開光安座之法,或佛像早有裂痕及毀壞,故導致諸不吉祥之事,時有耳聞,針對這一點,佛陀早在《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中提到:「若儀相不圓,令彼眾生現世、未來得大苦怖。……若造像畢,已經久時。而不行安像慶讚,於其後時,反獲不吉,設復有人,供養禮拜,終無福利」。可見佛像的清淨莊嚴及開光安座的重要性了!

可是一般人以為只要是佛像,就會庇蔭供養的人,所以,何需罣礙一切表相上的缺失?但這一切尚需取決於諸佛如來是以何身形示現人間,若要細論諸佛之身形,大略可分以下六類:
第一、於佛像金身真靈正駕之無形示現
第二、於盡虛空遍法界之隨形示現
第三、藉人示現(類似乩身)
第四、與人共生(諸佛化身與本靈結合)
第五、胞胎示現(如釋迦牟尼佛)
第六、化人示現(如觀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說法)

在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以身作則,從胞胎示現乃至成佛到涅槃的一切,讓人們知道以色身(肉身),一樣可以成就佛道,這是釋迦佛大慈大悲及殊勝難得的所在。但有更多的諸佛菩薩,並不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度化眾生,因祂們並沒有這樣的因緣及使命或宗旨,所以祂們多數以化身來度眾,尤其在中國,人們有許多供奉佛像金身的因緣,故諸佛菩薩祂們有太多的機會,藉由佛像金身中的化身形式,就可以來此娑婆世界度化眾生了!

所以當諸佛菩薩是以神佛金身來示現時,祂就要展現一尊神佛金身應該具備「清淨」及「圓滿」的基本條件:因為一切諸佛菩薩的正靈,其實就是代表著「清淨」及「圓滿」!而諸佛菩薩之所以要示現佛像的重點,無非就是這個(清淨與圓滿)用意,如果金身本身已經破損(指損壞或污染),那麼諸佛菩薩正靈示現於佛像金身中的意義就失去了!

除非供奉此佛像金身者,他在每個二六時中,都能隨時保持清淨的念頭、保持正念,那麼諸佛菩薩會感於此人的願力及清淨法體的緣故,為了教導他,為了引渡他,而不捨此眾生,但這樣的機率真的很少。

故佛陀曾在《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中說到,佛像若有不圓滿或染污時,不應行開光安座之法,縱使請人開光安座,如主持之法師不懂真正開光安座之法或儀禮,縱有開光安座儀式,亦為虛設,毫無作用。經云:「若所造佛像,儀相闕少,不得安像慶讚。……若阿闍梨請安佛像,而不知法及闕少儀軌,如酥入灰,欲作護摩,必無果報。是故造像,須具相圓滿,令安像慶讚,儀軌具足,令諸有情,得大福報」。

佛陀久證空性,了知佛身無相,但卻要眾生行開光安座之法,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真是佛陀的慈悲,因為諸佛如來本在不同時空的交集點上,示現各種無相或有形之體來應化世間,誠如上述所言,當諸佛如來以雕塑方式而成有相的佛像金身時,我們就要依有相之法去行安像慶讚之禮,而當諸佛如來示現無相之教時,我們就要學習契入真空與之相應。所以釋迦佛的大慈大悲,告誡後代弟子,既以有形之相而行膜拜之禮,當依如禮如法之儀軌,才能得到真正供佛禮敬的大福報,這在《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中說得很清楚:

爾時,有一菩薩而白佛言,世尊,佛身無相,猶若虛空遍一切處,云何今說令安佛像?佛言:汝今諦聽,我為久修行者,說彼法身(無形),無相無為,遍一切處,猶在虛空,本自寂然,不生不滅,云何安像(有形)?今為初發心眾生(指尚在有學位之眾生),令彼得福,作如是說,安像慶讚,結淨之法。

總之,供養者的心念隨時純正,最為重要!否則,還是依照佛陀聖言量之教,行開光安座之法為宜!

第二、依「宇宙奧理」而作開光之數:
宇宙萬物無非依有形、無形(或說軟體、硬體)而成形,例如一個健全的人,必有硬體(即身體)及軟體(即意識)才能身心無礙,如果一個人只有硬體(身體),而軟體(心靈)不健全,那可能屬於植物人,相反地,如果只有軟體(心靈),而沒有硬體(身體),那就算是冥界或靈界的眾生了。

若就電腦而言,外殼鍵盤等,皆屬硬體有形部份,然真正價值所在,一定是程式設計這軟體的部份。相同地,無論用何質材雕塑的一尊神佛金身,充其量,這佛像只屬於物質體及硬體的部份而已,唯有祈請諸佛神靈降臨時,這佛像才具足了精神體或軟體的部份,這才是最重要的關鍵。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一尊佛像雕塑完畢,卻沒有行開光安座之法,如同一間空屋蓋好,卻沒人住,恐會成為流浪漢之避難所,又如寄居蟹,隨時尋殼寄居一樣,不可不慎啊!

現在網路資訊發達,學佛人更加無所適從,例如坊間常說「心好就好,不用學佛」的話一樣,這句話沒有錯,但前題是我們要時時刻刻心存善念,我們的言行舉止才能有一定的內心規範,所謂「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因為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清淨無染,當然可以不用持戒與修禪,但問題還是回到自己身上,我們捫心自問,我們可能在二六時中或每個當下都心存善念,都諸惡莫作嗎?如果沒辦法,我們依舊要學佛!同樣要修行!

同理,如果想供養佛像修行者,自忖平時心念純正與否?若能隨時正念分明,夜寐清淨,自然不需假藉外相開光安座之舉,便可得蒙諸佛降臨垂慈,否則,還是按部就班為妥。

第三、以「開光真理」而行開光之實:
以上談了很多「開光」的重要性,但一般人乃至法師卻不太重視「開光」的必要性,常以「佛都已經成佛了,哪需凡夫僧來開光呢?」所以我就「開光」兩個字的真理,為大家作一個說明。

沒有錯,諸佛菩薩祂已經成就佛道,祂的法身常處在常寂光淨土,一般的凡夫,哪有什麼資格,來為這個法身開光呢?所謂的「開光」,真正的意思,是指我們虔誠地雕塑一尊佛像金身,藉以莊嚴如法的儀軌,祈請諸佛菩薩的光明(諸佛的能量),入到了這一尊佛像金身裏面,來職掌祂與所有與祂有緣眾生的一個引渡,這樣的一個過程,叫做「開光」!

簡單地說,「開光」就是「開啟了這尊佛像的光明」,「開」就是開啓引請之意,而「光」是指諸佛能量,所以在《藥師寶懺》中曾云:「願諸眾生,蒙光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這裏的「蒙光開曉」的「光」字,就是指諸佛光明、諸佛能量之意。那這樣的諸佛光明,是藉助莊嚴如法的儀軌,迎請諸佛菩薩真靈正駕,入到此金身中,這樣的儀式叫做「開光」,而非指凡夫去開法身諸佛之光!

為什麼要說「開啟這尊佛像的光明呢?」大家要知道,我們常說每個眾生的如來自性本自光明,這是指有情(有靈識的)眾生而言,然而並不包括無情的眾生,所謂的「無情」,是指它具有法性(生住滅異的法爾如是性),如一切物質體的東西,當然也包括了用世間任何質材所雕塑完成的任何佛像金身,所以當佛像雕塑完成時,若要真論,他也只是具足了物質形態的法性之體,而真正要讓他具足諸佛的靈體,當然就要依如法的儀禮奉請,如上述《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中所說:「是故一心求造圓滿,若圓滿已,令前知法阿闍梨,依真言儀軌,請佛安像,供養慶讚,即得如來賢聖降臨(指諸佛菩薩的真靈正駕)」。

所以說「開光」之意,不是常人所錯解的,由一個凡夫,去開那法身成就的諸佛之光,而是指開啟這世間物質所雕塑完成,而藉如法儀禮,祈請諸佛光明降臨,這樣的恭敬心「開啟了這尊佛像(物質有形)的光明(靈識無形)」,這才叫做「開光」。

諸佛菩薩的法身,本是無形無相的,若用物理學的立場來說,就是一股「能量」,而這能量,因為已達清淨無染的境地,所以稱之為「無量光」,這也是阿彌陀佛「無量光」之意的廣泛詮釋。若從更深層的涵意來看:諸佛菩薩應眾生的願力,應眾生的需求,而從法身中化現一股能量的凝聚,讓此能量入於金身當中,而接受信眾的供奉!

或許有人問,很多大寺廟也沒有依古禮古法開光安座,他們的寺務不是一樣興隆,信眾一樣眾多嗎?有關寺廟佛像開光與否的問題,有其特殊深層的意義,以下我先列舉三點說明:

第一點:天下萬物,皆有其緣起、有其過程、有其圓滿的結果。以一座千百年的名山古剎或一座新建的大叢林來說,該寺主事的諸佛菩薩,之所以能夠以圓滿的法相,呈現在眾多信眾的面前,接受著來自成千上萬信眾之頂禮膜拜,這是屬於一個圓滿的結果,已經不是過程了!這絕對是來自眾多信徒所有建寺福田的凝聚所成就的,而當諸佛金身的法相,已達圓滿結果的同時,其實諸佛正靈也就形成了,所以入神、裝藏與否,或許已經不是重點,這是主因。但並非入神開光的儀軌是不需要的!開光與否?重點不在於諸佛菩薩!重點是在於供奉的我們,因我們不懂開光安座的重要性,反而以訛傳訛地流傳誤導!

第二點:之所以諸佛菩薩能在沒入神開光的金身中入位,是因為那些供奉者,在祈請、在禮拜的過程裏,供奉者生起的是一份恭敬心,生起的是想要親近諸佛菩薩的那份精進心,那麼諸佛菩薩就會慈悲地隨順眾生的願力及恭敬心,因這份緣起,而凝聚一股能量場,進入金身!

第三點:一個寺廟的度眾事業,非是佛像在度眾,而是人!那麼當一個大寺廟,有它如此大的範圍及信眾,那是關乎到主事者,過去世與眾生所結的眾生緣之故!

這點或許也是傳統佛教較重諸佛正靈降臨,與現今佛教較重人為制度,而將佛菩薩訴諸「形而上」的意識型態而有所差別了,所以我曾對此差異,用一首四句偈說明所謂:「四大名山居中國,不知其人只知佛,現今名剎諸山頭,只知其人不知佛」。嚴格來說,這就是「依法不依人」的差異性了!

至於寺廟佛像開光與否的差異性,有傳統如法儀禮開光的佛像,祂可能由該尊諸佛的總源頭,所分靈而下來的,但在禮數上,我們因身處三界,還是會祈請釋提桓因共鑒證明,因為如此上任的正靈,祂的任務,祂將來所發揮的,才會是正式廣大的,而一般沒經過如法如儀「開光」的正靈,只是祂個人的行願,只能度化與祂有緣的眾生而已。就像一些在朝為官的人(指有入神開光的金身是有官職的),可做普渡眾生之事;但一些民間的人(指沒入神開光的金身是沒官職的)一樣可做普渡眾生之事!所以有透過一個正式的入神開光儀式,祂本身就是帶有使命(如官職)及任務,所以祂的能量當然是最圓滿,也是最強的!

大家都知道,真正的法身都是在常寂光淨土,祂本是如如不動,不生不滅的,但因一念的悲愍,或因眾生的願力及想像而塑造出的佛像,諸佛菩薩會示現一個化身真靈去入到此金身佛像中,以種種的善巧方便,來救護這些與祂有緣的親近弟子,並接受眾生們的供養。從相上來看,化身的諸佛菩薩在娑婆世界行此度眾之實,建此水月道場,但對法身來說,卻又是不增不減的!

諸佛法身,本是無形無相,然因悲願,隨機應現,若依有相之形示現娑婆,我們就需藉有形之法開光安座。所以「開光」是指為物質體的「佛像」開光,不是為常寂光法身之「佛」開光,正如物質體之燈具(如木刻佛像),不可能無電就自動光亮,還需向電力公司申請電源(就像「開」字是「開啓引請」之意),才能達到破迷照明的作用(而「光」字就是「諸佛能量」)。一尊佛像沒有開光,或許我們只是拜一尊木頭的形像罷了。有關佛像金身「開光」與否的問題,我們從「經證實理」、「宇宙奧理」及「開光真理」的立場來看,都有它的絕對性及必要性,礙於頁數,不能暢談,只賴相應之人,各自去學習及斟酌了。

閱讀更多有關“不說你不知道”

佛教燒不燒紙錢呢?

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要以超越宗教的立場來看待,也就是說「燒化到底有沒有用」?還是「燒化只是無知與迷信」的行為?

「開光」只是「開心光」而已?

這個問題,或許是許多佛教徒心中的疑問?多數的人會想:「佛菩薩都已經成佛了,還需要凡夫來開光嗎?縱使是佛像安座,也只是安人的心罷了

出家人還會卡陰嗎?

我想這樣的問題,對於多數佛教寺廟團體乃至從醫療科學的立場來看,一定會說「絕無此事」。若說以有形治療為主的醫學界

晚上或七月可以讀《地藏經》嗎?

這個問題,相信是一般人與許多佛教徒的疑問,晚上或七月到底可不可以誦《地藏經》呢?因為擔心誦經後,又會召來無形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