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多數的寺廟法師,可能都會認為「供水」如此的行為,只是「表法」之用,水只是一個清澈之意,尤其諸佛菩薩早已成就了佛道,哪需要喝水?甚至是供香呢?所以縱使是供佛,只要你的心是清淨,用任何的水,包括井水、河水,都是一樣的,因為諸佛菩薩根本不需要喝水啊。

這樣的說法其實說對了一半,就像有些人說歷代祖先就是精神體一樣,所以只要我們意念所及,或者在電腦前立一個牌位,甚至是為了環保不用牌位,利用電子跑馬燈設備,歷代祖先一樣可以前來領受功德。其實這樣的話,也只是說對了一半,歷代祖先或者冤親債主的確都是精神體,但是要再加上三個字—「執著的」精神體,而當眾生一旦有了執著,他就沒辦法如實的來領受,他就受到時空的重重障礙,當然諸佛菩薩不等同於這些執著的靈識,佛弟子只要心念清淨,當下誠心供養,如此的功德還是具足的,所以供佛時要不要用開水?不是可不可以的問題,而是一個「禮數之道」的層面。

就諸佛菩薩的層級,祂自身早已超越世間的一切假相,祂當然不需要喝水,這是事實。然而現今一般人多數沒有辦法與諸佛菩薩達到第一線的溝通,所謂的「與佛對話」,所以多數人也只把諸佛菩薩當作「形而上」,乃至「意識形態」的一個表徵。既是如此,面對一個無形、無法對話,甚至是木頭所雕塑的諸佛菩薩,佛弟子們本應行的供養之禮,可能就基於環保、不要鋪張浪費等立場,自然就能免則免了,這也包括不需要拿香供佛一樣,只要心香一瓣即可,這樣的說法,幾乎廣受大眾好評,但事實是如此嗎?這是有待商榷的。

由於學佛人慣將「佛」的定義,導引成意識形態的概念,也就是類似「佛在心中」的觀念,所以無法去正視一尊佛像金身當中,是否有所謂的「諸佛靈識存在與否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知見上的謬誤,所以縱然諸佛菩薩的層級早已不需喝水,但是當我們知道,這尊金身當中,具足的不是意識形態的佛而已,而是真正一個諸佛菩薩的神靈,祂是可以與眾生對話、祂是可以與眾生相應、祂是可以救度眾生的、祂如同我們的上師及父母,否則為何諺云「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呢?如果金身當中,空無一物,何來感應?可見能得到感應救度的,必是金身中具足一定能量的諸佛靈識,只是我們沒有通力,無法得見諸佛菩薩的靈識身在金身裡面,但並不代表裡面沒有諸佛菩薩的靈識啊。

雖然我們看不到諸佛菩薩的靈識,就像很多人看不到因果,但並不代表沒有因果一樣。那麼既然有諸佛菩薩的靈識在金身裡面,我們當然要執佛弟子應盡之禮,用世間的說法,父母養育我們一輩子,他或許不需要我們逢年過節包個紅包來供養,或者其他的孝養,父母本身也必然不在乎、也不在意,但重點是,身為人子的我們,能夠不盡這樣的禮數嗎。

雖然父母不在意,但是我們不能說父母不在意,我們就不包這個紅包、行這個禮,而不做供養,這是很失禮的。同樣地,身為佛弟子的我們理應如此,諸佛菩薩以祂的修行層級雖然不需喝水、不需供香,但是祂們本來就是盡虛空遍法界的隨緣度生,是我們著相,硬將無形之體,塑成有形之相,我們無事找事,卻又自認為,祂然既無需供香亦不喝水,所以索性就心香一瓣,或用任何的井水、河水來供養,這是不對的,這反而是失禮的。

因為當我們知道,我們面對的一尊佛像金身,祂並非空無一物,而是金身當中有一個活生生的諸佛靈識在裏頭護佑著我們,試想,重禮數的佛弟子們敢用冷水、敢用井水、敢用河水來供養嗎?這是否太失禮了。就像你要讓老父、老母喝上一口好茶,總要拿最好的茶葉、器皿及開水去作供養,總不能隨便的一杯井水,一杯涼開水就給老父、老母,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而且當我們深知佛像金身當中,具足護佑加持我們的諸佛神識在其中,雖然以祂們的層級,早無需要喝水供香來資生,但是我們反而能如此這樣地盡弟子之禮,各位試想,這樣是不是更顯得我們重禮數、知感恩呢?

這或許就是普濟禪寺由毘盧觀音佛祖法脈東傳、宣說正法乃至傳揚古禮與其他寺廟不同的所在。如上述所言,供水的行為,除了是禮數之道,當然也可以是「表法」,但它所「表」的是什麼「法」呢?其實藉由供水的行為,「水」是代表「洗滌眾生業垢」之意。同樣地,供香的行為,「香」代表著「淨化眾生業障」之用,然而更重要的是,不能因為是表法,而失卻了應有的禮數,那就顛倒了。

我想現今的佛法的確很難宣揚,因為如此的正法的確不是一般人能夠接受,一般人只想越簡單越好,能不上香則不上香,能不供水則不供水,用的都是心香一瓣、無罣礙即好,殊不知諸佛何需要喝水吸香,這些行為除了禮數,其實是對自身業障的淨化及洗滌為作用,這才是真正的表法,但這樣的諸佛含意,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理解。

所以世間供佛的禮儀,不是我們無罣礙就好,或可以一切從簡,除非我們能達到內心與諸佛的相應,所謂的「契入空性」,然而縱使真正契入到空性的人,他還是不否定世間一切之相,所以我常說,見性者他不執著一切相,他也不否定一切相,意思說一個真正見性悟道者,他不執著所謂的八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的境界,但是他也不否定人世間的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規範,因為我們現在身處的地方,不是無為的淨土,而是生滅法的娑婆,自然要依娑婆的禮數之道,來行弟子之禮,否則我們自以為是的一昧無罣礙,這不是慢慢突顯出《阿難七夢經》中所云,末代佛門弟子就是以魔王之身,穿著出家的僧服,所謂「毁壞佛法的人,不是魔王,而是後世的出家修道之人。」這樣的一個模式,來吞噬整個正法的佛教呢?真的希望有心向道者要好好的省思啊!

閱讀更多有關“探究生命之光”

學佛修行一定要吃素嗎?

對於「學佛修行一定要吃素嗎?」的問題,相信老佛教徒一定是百分之百的肯定及贊成。甚至說這是佛制戒律,其實先撇開吃素與修行的問題,吃素對人體而言本來就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拿錢蓋寺廟而不蓋醫院呢?

這是一般人常會遇到的問題,當然我覺得碰到這樣的提問,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的。但如果今天發問的對象,是你有心要度化或者是你的親友

唸經的目的是為什麼?

在《景德傳燈錄》卷四中,禪宗四祖道信大師曾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意思說世間的一切事,全部存乎一心,所以當我們想要唸經

「地理風水」到底重不重要?

這個問題要討論起來,範圍實在太廣了,就一個解脫者來說,其實當他能夠契入整個宇宙的能量,也就沒有因生滅現象而產生所謂的地理風水等問題。

供佛時需不需要以開水供佛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多數的寺廟法師,可能都會認為「供水」如此的行為,只是「表法」之用,水只是一個清澈之意,尤其諸佛菩薩早已成就了佛道,哪需要喝水?